近日,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的三下鄉活動中,小賀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關于苗族的精彩課程,帶領大家領略了苗族的獨特魅力。
課堂上,小賀老師生動地講述了苗族的基本情況。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分布廣泛,全球約有1300萬人口。在中國,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等地。
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們被苗族的歷史和文化深深吸引。當小賀老師講到苗族的遷徙歷程時,大家都露出了專注的神情。苗族經歷了多次遷徙,充滿了艱辛與堅韌,小朋友們對苗族先民的勇敢和頑強表示敬佩。

在介紹苗族的文化時,小賀老師著重提到了苗族的服飾和音樂。苗族服飾樣式繁多,銀飾、苗繡、蠟染等獨具特色,2006年云南省保山市申報的苗族服飾還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小朋友們對精美的苗族服飾贊嘆不已,紛紛表示想要親自穿上感受一下。苗族的音樂也別具一格,“飛歌”高亢嘹亮,蘆笙舞熱情歡快。聽到這里,一些小朋友忍不住跟著節奏輕輕搖擺起來。
課堂上,小朋友們積極參與互動,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有的小朋友問:“苗族的圖騰為什么有那么多種呀?”小賀老師耐心地解答道:“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廣泛,所以崇拜的圖騰也多種多樣,這反映了他們豐富的文化內涵。”還有的小朋友說:“我想學習苗族的舞蹈,一定很有趣!”小賀老師鼓勵大家多了解和學習不同民族的文化,增進彼此的交流和理解。
在小賀老師的引導下,小朋友們對苗族的宗教信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苗族的宗教信仰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巫儺文化源遠流長。小朋友們對這些神秘的文化現象充滿了好奇,小賀老師通過生動的故事和例子,讓大家對苗族的宗教信仰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通過這堂課,小朋友們對苗族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增強了對民族多樣性的尊重和欣賞。大家紛紛表示,要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努力了解和傳承各民族的優秀文化。
此次三下鄉活動為小朋友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多元文化的窗戶,促進了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小朋友們會更加關注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動民族團結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