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 藥學院中醫藥學院 作者:邱悅 李雨婷
為響應黨的二十大號召,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國,西南大學藥學院暑期“三下鄉”重慶南川實踐團于7月6日前往重慶市南川區三泉鎮,開展了為期3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包括對中國式現代化及醫藥現代化的鄉鎮訪談與調研,宣傳民族大團結,開展愛心義診,參觀藥物種植研究所,進行探訪服務等。
聆聽群眾聲音——鄉村發展惠人民
為深入了解當地醫藥發展的情況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實踐團成員于7月6日下午在三泉鎮以訪談、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研。實踐團發現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三泉鎮因地施宜,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支撐,大力發展旅游業和中藥材產業,讓當地居民都享受到了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便利。但當地居民們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途徑非常有限,當地的醫療設備、藥物資源等與城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發展不平衡問題亟待解決。


(圖為實踐團成員對當地居民進行訪談及問卷調查)
開展義診活動——宣傳健康理念
“三高”仍然是人群所患疾病中占比較大的疾病,對于人體健康構成了重大威脅。為幫助居民盡早發現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實踐團于7月7日上午前往三泉鎮政府附近開展義診活動,為居民們測量血壓、血糖,測試血型并根據測量結果提出建議,幫助居民們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預防疾病的發生,提高當地居民對健康的關注。同時,實踐團成員們也教會了居民們如何制作艾草錘,做好的成品便攜且實用,深得大家喜愛。
此次義診活動不僅是愛心助民的志愿活動,更是一次愛的雙向奔赴。活動接近尾聲時,兩位可愛的妹妹帶著她們畫作向我們奔赴而來,“謝謝姐姐們”這幾個字在畫作上顯得格外醒目。當我們收到這份特殊的禮物時,一股暖流涌入心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她們對我們的愛意,同時也更加明白了愛心志愿活動的意義所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也會將這份愛繼續傳遞下去。

(圖為實踐團成員譚珍琳正在為居民測血糖)

(圖為實踐團成員陳欣正在為居民測量血壓)

(圖為實踐團成員正在教居民們制作艾草錘)

(圖為兩位小妹妹用自己的畫作為實踐團成員送來感謝)
學習藥物種植——傳承中藥發展
中藥材作為傳統的健康保健品,在現代社會仍然廣受關注。為了解中藥材發展情況,學習中草藥種植方法以及傳承、推廣中醫藥文化,實踐團成員于7月7日下午前往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進行參觀學習。實踐團成員們通過對研究所內藥用植物的認識學習,豐富了藥用植物的相關知識,認識到中藥材種植研究的重要性,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藥王”孫思邈的雕像前學習其優秀事跡)

(圖為實踐團成員正在參觀植物園)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容易患上各種疾病,用藥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關心關愛老年群體,樹立敬老之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用藥注意事項深入人心,實踐團于7月8日上午前往三泉鎮居民家中進行探訪,為他們進行血壓測量和用藥指導,并送上雞蛋和面條,盡綿薄之力送溫暖。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西南大學藥學院中醫藥學院“三下鄉”南川實踐團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號召,聚焦中國式現代化下的鄉鎮發展,與當地村民進行交流對話,一同見證新時代的發展變化。實踐團成員們肩負使命與擔當、實干篤行,踐行黨和國家的要求,合理運用本專業知識,幫助當地居民了解中國式現代化,提高健康意識,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