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期間,南昌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以“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暨“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為主題,組織本院16名師生共同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走進社區、企業、農村等基層單位,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為農村地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師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
文化下鄉傳真情文化下鄉是三下鄉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新時代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增強農村地區群眾的文化素養,豐富精神生活。本次文化下鄉活動,實踐團的同學們精心策劃了多場精彩演出,以快板、竹竿舞、歌曲、舞蹈等形式,通過將移風易俗、民族團結的理念融入文藝創作中的演出形式,有效宣傳了移風易俗、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

探索水利遺產水是鄉村發展的重要資源,鄉村水利遺產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探索如何將水利遺產與鄉村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結合起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古井不僅是鄉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是鄉村文化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三下鄉活動,南昌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實踐團深入了樂安縣各個古村,探尋那些歷經歲月沖刷的水利遺產,聆聽老一輩村民講述那些歷史的故事,感受水利文化的獨特魅力。

青春助力鄉村興為結合青年學生專業特長為鄉村兒童提供心理陪伴、學業輔導、自護教育、勵志教育、心理健康疏導等多種形式的關愛志愿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聚焦思想引領,南昌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實踐團的同學們開展了相關教育活動,組織鄉村兒童們學習竹竿舞和普通話,激發了青少年兒童的學習動力,開闊孩子們的視野、拓展興趣。

為了讓老人了解到社會對老年群體的關注,緩解他們的孤獨感,幫助他們構建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南昌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暑期實踐團和樂安縣援手義工協會在九祥康養中心開展敬老愛老志愿服務活動。在本次活動中,志愿者們在老年人活動室為老人們修剪指甲,教老人們做手指操,陪老人們聊天,為養老院的老人們帶來了幫助和陪伴,也讓實踐團的同學們在服務中體會到了奉獻的快樂和意義。

本次南昌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暨“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不光讓同學們在實踐中經受鍛煉、提升綜合能力。同時也讓同學們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深入基層,在實踐中培養青年社會責任意識和擔當,以真才實學服務社會,以青年之力助力鄉村振興。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雖然落下帷幕,但積極奉獻、艱苦奮斗的精神卻將永遠延續,今后實踐團的同學們將繼續堅定理想信念,積極投身于祖國需要的地方,不負青春、不負國家,以己之力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