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尋紅色足跡:學井岡山精神,筑牢理想信念 歷史記憶--井岡山革命歷史7月7日,宣講團成員前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在講解員介紹下,實踐隊師生依次參觀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新局面”、“走向全國勝利”和“千里來尋故地“六個展廳,詳細了解了1927年9月至1930年期間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艱苦斗爭史,共同追憶井岡山的革命歲月。

7月8日,實踐團與井岡山大學、萍鄉學院等實踐團隊開展“紅色走讀”暑期大思政實踐研學活動,從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到毛澤東同志舊居,實踐團追尋先輩足跡,回望烽火歲月,切身感受到了井岡山精神的內涵所在,筑牢理想信念。
薪火相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南山火炬廣場,實踐團師生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情瞻仰了巨大的火炬雕塑。講解員為師生講解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歷史背景與深刻含義,同學們深刻領悟了共產黨在革命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強有力的領導作用。切身體會到了南山公園上山的入口處鐫刻著的毛主席名言“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2.悟紅色初心:結對共建聚合力,服務鄉村促發展 為深入促進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厚植大學生愛農情懷,激揚青春為鄉村全面振興事業貢獻智慧與力量,7月9日,機械工程學院團委與井岡山大井村共建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村委會舉行。大井村支部書記鄒良鴻、機械工程學院師生實踐團成員參加了活動。

下午,實踐團成員先后走進大井村開展鄉村振興實踐路徑調研活動,通過調研、訪談等形式詳細了解當地農產品種植情況、經濟發展模式等,并通過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為農民提供各種形式的支持和幫助,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發展。
3.踐紅色使命:守護童心港灣,點燃青春星火機械工程學院“星火·筑夢”宣講團將青年宣講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通過走進大井村深入鄉村教育一線,依托“愛心暑托班”開展紅色課堂。
紅色點亮童心從紅色故事到紅色繪本,實踐團運用“童言童語”講述井岡山革命時期諸多的紅色故事。此外,實踐團隊還組織孩子們用自己的理解繪制出自己心中的“井岡山”,充分運用具象思維讓孩子們對“井岡山精神”有了清晰認識,使其建立正確的價值主義觀念,為他們的成長增添強大動力。



科普點燃科學夢實踐團成員通過圖片、動畫和視頻等形式給孩子們介紹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等高科技產品,展示了現代機器人技術在家庭、校園、醫療、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激發孩子們對科學技術的興趣。 在實踐團成員的帶領下學習專業軟件,直觀體驗了“想出來-畫出來-做出來”的從構思到成品的“蛻變”之旅。最后,小朋友使用志愿者們預先打印的齒輪零件進行組裝,裝配出“小小吊塔”的模型,在動手探索中收獲快樂,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


作為紅色革命圣地的井岡山,孕育了內涵豐富、歷久彌新的井岡山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紅色革命家和社會主義建設者奮勇拼搏、勇毅前行,也為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不竭力量源泉和精神動能。未來,機械工程學院師生實踐團還將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繼續深入挖掘井岡山精神,尋找激活鄉村振興的紅色密碼,讓井岡山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