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省團委和校團委的號召,積極投身革命老區的建設,踐行習總書記提出的“兩個更好”要求,7月2日至3日,信陽理工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前往信陽市商城縣里羅城村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7月2日上午,團隊在羅城村紅軍村,沿著紅色足跡,領悟紅色精神,先后參觀了趙崇德紀念園,陳明義廣場,紅色畫廊,紅軍墓等紅色革命遺址與紅色教育基地。在紅軍墓前,團員與黨員莊嚴宣誓,誓言將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青春力量。


7月2日下午,團隊成員深入了解基層建設的現狀。到達該村光國家扶貧伏電站,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隊員們在檢測的過程中不僅幫助了村內光伏維修,而且加深了自己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此外,團隊成員還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開展網絡維護、檢測當地水質等實踐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

7月3日,團隊成員開展“物化實驗啟智,防溺安全護航”宣講活動。團隊成員走進教室,為學生們進行科學實驗演示,并講述了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希望在孩子們心中埋下科技報國的種子;為了進一步加強防溺水的安全意識,團隊成員向小學生和家長們講解了防溺水知識和急救措施,希望能夠提升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活動的最后,耿曉菊書記為該村小學生發放了“愛心書包”,同時也表達了對學生們的祝福,希望他們能珍惜時光,心懷感恩,努力學習,將來回饋家鄉。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紅色教育的洗禮,更是一次科技與安全的雙重播種。信陽理工學院的團隊成員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里羅城村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