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了解政府對大灣村的扶貧計劃,傳承發展紅色文化,振興革命老區。安徽外國語學院“金鄉牽紅韻,鄉振伴我行”實踐團隊7月3日前往安徽省金寨縣古碑鎮大灣村,實踐團了解大灣村歷史和新時代下的鄉村發展,追尋紅色遺址,賡續先輩精神。
天朗氣清,惠風和煦,隊員們在古碑鎮公交車站乘坐536公交車,沿著開闊平坦的柏油公路出發,來到了大灣村村委支部,在這里,隊員們見到了陳書記,一起討論了關于大灣村近來的變化。緊接著,陳書記帶領隊員們來到大灣村紅色紀念館,走進大門,隊員們看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特別是不能忘了老區”,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老區人民深深牽掛。隊員們進入展廳,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灣村走訪村民,并且在院落里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商脫貧攻堅的大計。觀影結束后,陳書記為隊員們解說展廳墻上一幅幅照片背后的故事和經歷,感受到黨和國家對大灣村革命老區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的高度重視,充分體會到了黨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隨后,陳書記帶領隊員們參觀了革命老區,隊員們穿過歷史的產長廊,體驗到老一輩的人文生活氣息,在革命老區里,陳書記找到了脫貧戶周阿姨,在周阿姨和隊員們的談話中,了解到革命老區許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住房條件、交通設施、教育醫療等方面都有扶持政策。村民們積極參與產業發展,通過種植靈芝,黃精,養殖家禽家畜等方式增加收入。將博物館與民宿相結合,進行文旅創新,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心和照顧。隊員們也深刻體會到了全面進行鄉村振興的意義。正因為有黨和國家對革命老區的政策支持,才讓革命老區摘掉貧困的標簽。
之后,陳書記帶領隊員們前往脫貧戶陳澤申爺爺家里,隊員們簡單的說明來意,陳爺爺耐心地回答隊員們提出的問題,并且向隊員們介紹陳列在柜子上各式各樣的農產品。陳爺爺說,近年來政府的政策越來越好,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銷量,當地政府還大力支持產業創新。在脫貧攻堅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灣村陳爺爺家院落里召開“板凳會議”,明確脫貧攻堅解決思路和方向,在致富的道路上,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積極協調各方資源,面對問題與挑戰,要深入調研、反復研究、創新思路,將問題分解化,步步為營,讓致富變成現實。
重溫紅色記憶,再悟初心使命。陳書記帶隊員們來到大灣村紅色書店,隊員們走進書店,聆聽歷史經典,在紅色文化氣息中,仿佛帶回了烽火連天的崢嶸歲。隊員們在翻閱紅色書籍時,互相交流自己讀書時的感悟。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鑒往可以知來。學習歷史、領悟歷史,感受到那股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紅色書店,不僅是一處讀書的地方,而且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讓隊員們在這里汲取力量,砥礪前行。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和重要意義。深刻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刻內涵,也看到了他們在脫貧攻堅過程中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汗水。加深了大學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知,同時也為他們將來投身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將把在實踐中學到的知識和經驗,轉化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