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來赤山街道支教的最后一天,早上七點,我準時出了賓館,鵝毛一樣的雪花紛紛揚揚飄落下來,為世界度上了一層銀霜,街邊樹上的紅燈籠卻是那樣的顯眼,仿佛在告訴我們春節并未結束,元宵悄然而至。
邏輯思維趣味多,數理課堂展真知。來到街道教室的第一節課是我的搭建數學角的最后一節課,課上,我向小朋友們分享數學趣味游戲多米諾、華容道、數學家的奇聞軼事,我借助倒推與逆序數的原理來為小朋友們講解華容道的解法;通過豐富多彩的視頻,形象而生動地向小朋友們講述多米諾的知識;講述數學家的浪漫故事與奇聞逸事,將小朋友們帶入數學家的精彩世界。最后,我帶領小朋友們畫出這節課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課后,小朋友們都來爭相玩數字華容道,還不會玩數字華容道的小朋友會向我或者其他會的小朋友請教,本就會玩的小朋友會嘗試著更快更簡單地解出數字華容道。
傳承文化經典,展示非遺風華。接著,是合悅社區帶來的元宵節花燈手工課,手工課上支教隊所有隊員都與小朋友們合作一起研究并制作元宵節手工走馬燈。這讓我不禁回憶起昨晚在鳳舞社區與小朋友們一起制作的豆面燈,豆面燈是榮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看到八十歲的手工藝人老奶奶,我的叔叔阿姨輩的人,大學生與高中生,七八歲的小孩子一起學習并且制作出了豆面燈的時候,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個詞——傳承。中華五千年文脈正是在這種口口相傳,真真相濟中延續至今,我期待著看到豆面燈手藝通過我們,通過這群孩子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生生不息。
花燈龍鼓鬧元宵,笙歌聲拂長春地。下午,我們隨著芬芳社工服務中心的人們一起帶著孩子去敬老院為老人們進行元宵節演出,與爺爺奶奶們一起歡度元宵節,在看到爺爺奶奶們因為孩子們的陪伴而開心和充滿精氣神兒的時候,我忽然明白了之前書記說的一句話“我們做志愿服務就是在和以前的我們和解,點燃現在的自己,善待我們的未來”。
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如。今天過后,“乘”風支教隊的寒假支教就已經全部結束了,這是我第一次作為隊長去帶領一支支教隊,還是一支以數學為主題的支教隊,近半個月的時光,200余小時的支教服務,線上+線下多方位服務的模式,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我很開心看到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對大學生哥哥姐姐的信任、感謝與不舍,看到了隊員的成長與互助。還記得在我第一次支教的時候,有一位學長和我說他為什么支教,他說:“他在用自己當前沒什么用的時間去賭孩子們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我想我也會一直帶著這份初心繼續為支教事業貢獻我的青春力量。
最后,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202100820201
數學與統計學院
張群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