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引領者,一直是我向往崇敬的職業。在這次支教中,我終于有機會成為一個小小老師,將自己曾經了解過學習過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小朋友。我深知,第一次支教的我一定會遇見很多困難,會茫然,會手足無措,但我還是報名參加了這次的支教活動。
在這次線上支教的過程中,我和周海燕學姐一起負責了數學文化介紹的課程。上課的前一晚,海燕學姐仔細搜查了資料,用心設計了PPT,緊接著我們進行了討論,對部分PPT內容進行了修改補充。
盡管已經充分了解了即將要講的內容,但在打開麥的那一刻我還是不可避免的緊張了。我負責講的部分是數學名家和欣賞數學之美,主要給大家講述了數學在我國的發展史以及我國比較著名的數學家,譬如劉徽、祖沖之、華羅庚等,還有數學上比較浪漫的心形曲線和玫瑰線。在講授的過程中,我積極地與同學們進行互動,通過問答的形式了解他們對這些數學家的認識。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孩子聽說過這些名字,但并不了解他們具體的成就。這讓我深深感到這次支教的意義,至少我們為這些孩子補充了更多的知識。
當天的另一節課是由杜曉偉和劉宇雷同學為小朋友們進行的數學知識科普,小朋友們都很配合,課堂進行狀況良好。
除集體授課以外,我們還開展了一對一授課。與小朋友進行溝通后,我了解到他更傾向于做新課預習。于是我根據課本內容制作了PPT,進行基礎內容的講解。小朋友聽講十分認真,對于我提出的問題能夠積極的思考并且大方地作出回答。當他回答正確時,我會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回答錯誤時我也會耐心地對題目進行講解。
幾次一對一的課程結束后,小朋友表示,自己學會了很多東西,我也很高興,能夠將自己擁有的知識轉化為語言傳遞到小朋友們手中;蛟S這就是支教的意義,我們在授課的過程當中磨練自己,感受學有所用的成就感;而小朋友們收獲知識,通過我們的語言遇見更大更寬廣的世界。希望這次短暫的支教能開拓他們的視野,讓他們能夠對數學有更多的好奇與探索,也祝愿他們學業進步,像嫩綠的幼芽,勇敢地沖破地面,指向天空。
作者:李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