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賡續千年閩都文脈,值此嚴復誕辰170周年之際,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天演雅集實踐隊先后赴福州南后街三坊七巷嚴復故居、嚴復翰墨館及陽岐嚴復故里等地開展實踐活動,循著嚴復“不忘本來、吸收外來、昭示未來”的思想脈絡,體悟嚴復“以筆醒山河,以教啟民智,以融促發展”的偉大追求,傳遞思想火炬,培育“民族根”與“文化魂”。
一、訪嚴復故里,探歷史文脈
實踐隊首先前往位于鼓樓區郎官巷的嚴復故居,縱覽其留學英倫、學貫中西,譯著啟智、傳道授業、辦報興學的一生。隊員們自發組織學習嚴復的思想精髓,汲取智慧力量,為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注入更多的思考和深度。嚴復的教育理念為來自各個專業的師范生隊員提供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視野啟發,也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具體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實踐隊接著來到倉山陽岐村嚴復紀念館和嚴氏宗祠。穿過溪上那一座逾千年歷史的午橋,跟隨講解員的導覽,嚴復求學的經歷在眼前徐徐展開。一百多年前,年少的嚴復也是這般穿過午橋,搭船沿烏龍江,順流而下,直抵馬尾,開啟他的船政求學路。嚴復嚴謹的態度、創新的思維和務實的作風跨越歷史,激勵著一代代青年學子從福州走向世界。
二、悟先賢精神,與先生對話
循著近代中國的思想脈動,實踐隊來到三坊七巷參觀“先生回家—嚴復與近代中國名人特展”。特展通過“嚴復與他的時代”“嚴復與閩籍近代名人”“嚴復與中國近代名人”三個部分呈現了近代中國歷史激蕩中全面立體的嚴復形象,也展現出嚴復所具有的文化涵養。
與先生對話,歷史激發現代回響。實踐隊通過挖掘嚴復啟蒙救國、融匯中西的思想精華,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同時深入基層,走進社區、學校、企業,與各行各業的人們交流互動,通過實地調研和發放問卷采訪,理清嚴復思想在當今社會傳承的現狀和問題,親身體驗嚴復思想發展的脈搏。
三、講嚴復故事,懷鴻鵠之志
最后,實踐隊將嚴復精神帶入中小學課堂,通過舉辦嚴復思想主題班會、“我講嚴復故事”主題演講比賽、征集“致嚴復先生的一封信”,為中小學生帶來一次文化盛宴,學生們在信中紛紛表示將以嚴復先生為榜樣,傳承嚴復“有鴻儒之志,有浩然之氣,有愛國之情”的精神品質,鑄牢當代侯官人的興國之魂。同時隊員們結合自身學習經歷,分享嚴復嚴謹治學的態度對現代學術研究的重要性,并鼓勵中小學生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國際化視野,積極吸收先進思想和文化成果。
為更好地宣傳實踐成果和傳承嚴復精神,實踐隊設計嚴復人物形象IP,借助媒體平臺,在一篇篇實踐日志中記錄和體悟先進思想的感召力量,在一段段宣傳視頻中展現當代青年的時代擔當。此外,實踐隊通過課程開發和嚴復微課錄制,向中小學生及海外友人普及嚴復精神與中國近代化文明傳承、傳播的現實意義。
嚴謹治學 首倡變革
追求真理 愛國興邦
哲人雖逝 精神永存
回望來路 再赴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