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資助政策宣講溫暖而至
8月18日至19日,外國語學院南德語你資助政策宣講小隊展開了濟南市內的新生家訪活動,活動期間,團隊成員以高度熱情投身實地宣講,積極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與新生零距離溝通,推動宣講活動圓滿完成。
時代初心,傳承擔當
時光荏苒,但初心依舊。山東大學作為一所百年名校,承載著培養社會棟梁的使命,時刻將“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融入教育的每個環節。這次資助政策宣講活動不僅僅是政策的宣講,更是時代使命的傳承。作為學校的一份子,每一位師生都是社會責任的擔當者,我們通過這次活動,將學校的關懷與幫助傳遞到更多需要的人心中。
活動準備階段,“南德語你”資助政策宣講小隊召開線上會議,再次學習了山東大學學生資助政策相關文件,明確此次宣講所要傳達的內容。此外,我們還進行了人員分工和初步時間表的制定,確定了“篩選名單——電話家訪——實地家訪”的基本流程和工作細節,包括與新生交流時的措辭、語氣,力求保質保量、精準高效地完成此次宣講任務。
8月13日,小隊隊長劉澍陽根據篩選出的潛在家訪對象名單,對濟南市部分外國語學院2023級新生進行了電話家訪。小隊在電話家訪中首先表明來意并自證真實性,以消除新生和家長對信息安全的疑慮。在征得新生及家長同意后電話家訪全程錄音。
小隊進行了資助政策的宣講。隊長劉澍陽分條目、詳細而清晰地進行了學生資助政策的解讀,側重于學費資助和學業獎勵兩個部分。為確保將政策真正傳達到位,小隊認真回答了新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對于新生提出的資助政策之外有關學習、專業、學校的其他問題,小隊也就自己的了解給予解答。平均電話家訪時長達25分鐘,最長的一次電話家訪時長達四十分鐘。
小隊根據名單共對六名新生進行了電話家訪,保存錄音三段,確定可線下家訪新生兩名。在電話家訪中,小隊與新生商議好了線下實地家訪的時間、地點并取得了新生的個人聯系方式,方便更多相關資料傳達和問題解答。
弘揚能量,助力夢想
教育的光芒照亮未來,然而家庭經濟困難可能讓一些學子的夢想黯然失色。山東大學資助政策的制定就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它涵蓋了各種形式的資助,從獎學金到助學金,再到勤工助學,為學子們提供了多樣化的支持。宣講活動的目的不僅僅是宣揚政策,更是為了引導學子們走向申請的步驟,打破信息壁壘,讓他們能夠安心地追逐夢想,將注意力集中在學業上。
8月18日,外國語學院“南德語你”資助政策宣講小隊赴山東省濟南市,開展資助政策宣講及新生實地家訪。在經歷了前期有針對性的電話家訪之后,隊長劉澍陽帶領隊員成益銳、李辰洋首先來到了2023級外國語言文學類新生李涵韻的家中,利用三個半小時的時間分別介紹了資助政策的各個方面。新生如實填寫了相關表格。小隊還結合自身學習經歷與了解信息,就新生入學后的軍訓、專業分流、外語學科學習方法、轉專業等諸多內容進行詳細而具體的講解,為新生答疑解惑,助力新旅程,助夢新起點。
取得效果,成就未來
這次宣講活動在濟南市范圍內的多個社區內展開,活動內容涵蓋了山東大學資助政策的各個方面。宣講團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解析政策的細節,解答了學子們的疑慮。在活動的互動環節中,學生們踴躍提問,積極參與,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情。在活動結束后,不少學生表示,通過宣講活動,他們對山大資助政策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也鼓舞了他們積極申請,為實現個人夢想努力奮斗。
成員感受,共享成就
參與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志愿者們無不深刻感受到了傳遞溫暖和希望的價值。他們在活動中不僅僅是政策的傳達者,更是希望的傳遞者。與學生們的互動交流,不僅解決了問題,更是建立起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梁。通過活動,志愿者們提升了自己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更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教育中的責任與使命。
小隊還為新生帶去了具有外院特色的紀念品,比如外國語學院院徽、外院的紀念口罩與貼畫,勉勵新生踐行“修習內外,學鑒中西”的院訓,為成為新時代外語人才而不懈奮斗。新生本人表示受益匪淺,對大學學習和生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小隊收獲了新生與家長的一致好評。通過本次家訪活動,小隊首先將國家學校對新生的關懷傳遞到位,同時給新生與家長吃下一顆“定心丸”,打消面對新生入學的顧慮,展現了山大學子昂揚向上、積極奮發的精神風貌。
南德語你團隊參與的山東大學資助政策宣講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場情感的碰撞,是希望的播撒。通過這次活動,山大向濟南市的學子們傳遞了無私的關懷和支持,為他們的學業道路鋪平了一段坦途。在這份堅定的支持下,更多的有志青年將在山大的庇護下茁壯成長,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這是一場踐行時代初心的活動,更是一次為夢想助力的崇高實踐。在家園濟南,讓我們攜手共同努力,為每個青年的夢想燃起明亮的火花,共同書寫美好未來。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