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安徽工程大學校團委在蕪湖市灣沚區桃園鄉村振興學院舉辦2023年“鄉愁文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展示活動。該校黨委副書記蘇國紅,團蕪湖市委副書記李小東,蕪湖市灣沚區團委、南陵縣團委、繁昌區團委負責人出席。校團委負責人,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團委負責人,以及學生實踐團隊代表參加。
經現場布展和成果評比,安徽工程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畫小匠”墻繪實踐團隊、設計學院“欣新鄉見”調研團隊獲得一等獎,外國語學院陶辛鎮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等5個團隊獲得二等獎,電氣工程學院(集成電路學院)“家電維修進萬家”團隊等9個團隊獲得三等獎。
現場布展環節,各學院實踐團隊通過展架展示團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精彩瞬間和實踐成果。該校金融211班學生夏文靜表示,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深入社會、了解民情,“鄉愁文旅”主題活動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鄉村文化。
在成果匯報環節,各實踐團隊精心制作了PPT及活動視頻,并圍繞實踐背景、實踐過程、活動成果、媒體宣傳等方面進行重點匯報。該校廣告211班彭倩文同學說,活動引領青年學子在“農+”上做文章,在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中,護住鄉土、記住鄉愁,彰顯文化自信。
蘇國紅在點評時說,“鄉愁文旅”暑期社會實踐是一次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大學生成長成才、學科專業相結合的文化尋根之旅。學校團組織要注重理論學習的系統謀劃和“鄉愁文旅”社會實踐的整體謀劃,加強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融合,構建實踐育人品牌,推進學習和實踐成果向全體師生宣傳、展示,向社會層面轉化。
據悉,安徽工程大學校團委打造的“鄉愁文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項目,是蕪湖校地共青團“1+14”實踐育人模式的“提檔升級”,是該校“假日思政”實踐育人品牌的重要內容。下一步,校團委將不斷深化“鄉愁文旅”實踐成果應用,推動實踐成果向社會成果轉化,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