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學子三下鄉:“助鳳展翅,培養淮青英才”實踐感悟與反思
學員感悟與實踐反思
(一)學員感悟
這次活動圓滿成功,學員們收獲頗豐。他們紛紛寫下自己的收獲與感悟。學員秦藝涵如是寫道: 《禮記》有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言得之,也正是我們此行的出發點。高考結束,面對嶄新的起點,青享薈·助鳳展翅活動給予了我們“預”的機會,即一個為進入大學做思想和行為上的準備、提升核心通用能力的絕佳平臺。而在這場七天的旅程中,在接近終點站的這一刻,我卻意識到,我們所收獲的遠遠不止這些:還有真摯的同學情,無論熟識還是陌生,默契在交流的火花間增進,智慧在不斷進步的團隊協作里迸發;還有珍貴的學長情,經驗的河流過年輕的海,激起浪花沖向河岸,弄濕一片沙灘,留下神圣的印記;還有更自信的自己、更自洽的自己,青春的聲音擲地鏗鏘,宣言和誓言震顫了懷疑與不安,跨過山和大海,穿過人山人海,我在夢的入口等到自己,笑語嫣然。“在逆風里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顏色的孤星。”感謝助鳳展翅,即使還不是鳳凰,我也奔著我心中那片圣潔的青草地來了!
而學員顧孚嘉則在感悟中分享了她在活動中收獲友誼以及自我能力等的提升:“追風趕月莫停留。”這是充實的一天。結交了新的朋友,認識了可愛的助教,從主講老師那兒學習了許多有用的知識。今天我切實地體驗了團隊協作的魅力,小組成員出謀劃策、共同努力的感覺真的很好。今天也感受了面向大家演講的小緊張與小激動,希望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使演講多一些感染力,演講時多一份沉穩。明天也要加油噢!
(二)實踐反思
《勸學》有言:“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準大學生們在開學后能更好的融入大學生活,需要從方方面面了解關于大學的信息,而助鳳展翅團隊恰好滿足這一點。助鳳展翅團隊秉持著為準大學生上好開學前的第一課,助力準大學們更好的在大學的天空里自由翱翔的理念,一年又一年在暑期默默組織公益活動,為準大學生們敞開答疑解惑、提升自我的大門。雖然本期訓練營已順利結束,但在團隊成員的認真復盤以及綜合各準大學生們的建議后,實踐團隊還發現有許多地方可以進一步完善提升。團隊成員通過反思總結本期實踐過程提出以下問題:
1、是否能適當延長實踐周期?如在實踐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時間緊張、準大學生們接受新的知識需要較長時間等問題,那能否通過增加幾天的培訓來解決這個問題。
2、能否豐富課堂互動形式?如在準大學生們上臺演講發表自己團隊的觀點時,插入一些互動小游戲,讓臺上臺下形成強烈的互動氛圍,集思廣益,進行思維碰撞。
3、是否能擴大實踐對象?如是否能借助通訊會議工具讓更多的準大學生們參與其中。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也是認識的目的。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才是通過實踐增長見聞的正確途徑。在實踐中積極反思、復盤,同時將獲得的新知識繼續應用于實踐之中提高實踐水平,才能推動實踐高質量發展。
準大學生成長訓練營的暑期社會實踐已舉辦多年,團隊也對暑期社會實踐質量非常重視。因此,團隊成員對參與今年“助鳳展翅”訓練營的準大學生們在開營前與結束后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進行對比,得出的結果如下。
在30名學員中,有28名同學認為自己在參與訓練營后核心競爭力得到了增強,分別表現在了自信心、口頭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諸多方面的提升。有97%的同學認為自己已經做好了對大學生活的全面規劃,會在大學生活中積極表現自己,綻放精彩人生。從各項數據結果發現,同學們對“助鳳展翅”項目的認可度高,認為對自已更好融入大學生活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準大學生們要想盡快融入大學生活,在大學生活中發揮自己的光熱,必須要提前了解學習大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實踐團隊的成員也結合自身所學專業知識,在實踐中與準大學生們碰撞思維,創新方法,努力將自身擁有的閱歷轉化為實際行動去幫助準大學生進一步提升自我。今后,南京師范大學“助鳳展翅”團隊也將繼續延續下去,幫助一屆又一屆的準大學生們提前了解大學生活相關知識,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生活。團隊也會在實踐中不斷汲取經驗教訓,堅持辯證否定的方法論,做到有繼承,有揚棄,努力成為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股激流。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支教啟童智,愛心撒滿天
- 7月3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數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科普志愿服務隊走進十堰市張灣區周家溝社區開展了愛心支教志愿活動。本次活動主要以理論宣
-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