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優先任務。2023年7月11日至20日,在學校團委的指導下,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學生會和研究生會選派10名本碩博同學組建“砥礪黔行”暑期實踐團,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忠誠鎮高扒村開展為期10天的暑期社會實踐,開展調查研究,助力鄉村振興。
入戶走訪村寨,了解產業發展 7月12日-14日,實踐團成員在當地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入戶走訪調研村情民情,深入了解鄉村實際,切身感受高扒村的“脫貧攻堅”之路。自2014年以來,高扒村在國家鐵路局的幫扶下,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努力建設“美麗鄉村”;以優化產業結構為牽引,啟動小香雞養殖項目和百香果項目,努力壯大集體經濟;以助產助銷、以工代賑、打造“小菜園”“小花園”等方式為抓手,拓寬村民就業增收渠道,努力提高村民收入。十年來,高扒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全國人民一道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并將繼續在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踐中不懈努力與創新。

看到成績的同時,實踐團的成員們也發現了不少高扒村仍面臨的一些難題:沒有成規模的耕地、實行集體農業和自動化機械輔助耕地難度大、各類作物產量不夠高,銷路受地理條件影響顯著等。針對總結出的問題,成員們立足自身專業特長積極向村民和村委會建言獻策,力爭成為鄉村振興的宣傳者和踐行者,努力為鄉村振興提供青年力量。
打卡鄉村品牌,感悟文化魅力 實踐團通過“打卡”榕江縣紅色教育基地和鄉村振興“超品牌”,實地感悟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帶來的內生動力。7月15日,實踐團前往榕江縣紅七軍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在學習觀摩中追尋紅色足跡、在社會實踐中傳承革命精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駐村第一書記劉曉冬同志帶領團隊內6名黨員同志在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重憶入黨初心。7月15日恰逢貴州村超的超級星期六,“砥礪黔行”暑期實踐團的成員積極擔任賽場志愿者,協助工作人員維護賽場秩序,同時零距離感受當地的足球文化和民族文化。

榕江縣在脫貧摘帽后,開始謀劃接續鄉村振興,以足球作為當地最具特色的文化窗口,讓貴州“村超”帶火“超經濟”。以“村超”為引領,榕江縣正全力打造“超好吃”“超好玩”“超好住”等“體育+文化+經濟”的“超品牌”。
助力鄉村教育,傳遞希望之光 7月12日下午,“砥礪黔行”暑期實踐團聯合高扒村村委會舉行了高扒村小學愛心物資捐贈儀式,為學校的所有小朋友捐贈了學習書包和勵志筆記本,鼓舞同學們繼續好好學習、自信自強,將來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奉獻祖國建設、助力家鄉發展。7月16日至20日,實踐團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高扒村幼兒園和小學的課程內容,設計了兼顧趣味性和學理性的“德智體美勞”五育支教課程,寓教于樂、寓學于趣,將教育與陪伴送到各村寨去、送到學生心間去。

實踐團還按照“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要求,在廣泛調研當地鄉村教育現狀的同時,積極推廣普通話。實踐團成員在調研中發現,高扒村的小朋友們從小學習普通話,在家和家人也是使用普通話溝通,反而只能聽懂簡單的苗語。這也引發了實踐隊成員的思考,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要更注意科學保護民族語言文字,竭力為這片土地播撒希望的火種。
實踐團成員還積極協助村委干部完善村民檔案、參與村委會議、整潔村委辦公環境、到戶下田幫助村民搶收……通過配合駐村工作隊處理村內事務,更準確細致地了解高扒村。

山高水遠,行則將至;蜿蜒崎嶇的山路擋不住實踐團成員探索鄉村振興之路的真心,驕陽似火的酷暑攔不住實踐團成員村入戶的熱情。遠處有高峰,歲月更深遠,實踐團的旅途,砥礪黔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