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學子深入基層探尋新十年馬錫五審判方式建設成就
多彩大學生網威海9月1日電(通訊員李蟬君 李振旗 陳品嘉)7月21日-8月31日,山東大學法治行·基層興團隊前往五省八地開展“新十年馬錫五審判方式建設成就”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通過本次調研,展現過去的十年間馬錫五審判方式對于基層法治工作的重要推動效果,以新時代青年的視角詮釋新十年發展成就。
1.堅持便民、利民、為民,降低基層治理過程中的司法成本
馬錫五在司法實踐中,不為陳規束縛,不被形式糾纏,實行了一系列便利 人民訴訟的方法。新時代為了繼承發揚馬錫五審判方式,基層法院的工作人員 同樣攜卷下鄉,親自到事發地點,聯系群眾,就地辦案;在審理案件,詢問和氣,耐心說服,不敷衍、不拖延,不拘于形式,不怕麻煩,讓人民群眾即使不 懂法也能對審案過程了然于心。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為了最大程度方便當事人訴訟,調研地法院加 強信息化建設,推動現代科技與司法審判相結合,實現了網上立案、跨域立案,極大降低了農民訴訟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并且為了使基層群眾知法懂法,法官們主動“送法下鄉”,送法進社區,在基層設立派出法庭,方便基層民眾 參與訴訟;主動深入田間地頭向老百姓進行法制宣傳,特別是和基層群眾關系 密切的婚姻家庭、房產繼承、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法律和案例。此外,為了更大 程度上了解當地不同村落的風土民情,法官們深入基層社區,了解和掌握農村 村民所制定的村規民約,降低在基層辦案過程中的不必要沖突。
2.追求高效率、高質量,建立人民法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人民法庭在積極服務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落實鄉村建設行動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涌現出一大批好經驗好 做法。
團隊在陜西省調研過程中就去到了當地著名的“蘋果法庭”,對法庭庭長和在法庭中進行辦案程序的果農進行了采訪,我們了解到蘋果法庭設置的三個重要目的,一是把司法鏈融入產業鏈,司法服務專業化促產業發展,二是把巡回法庭搬到果園,巡回審理常態化促鄉風文明,三是把調解平臺搭在村部,訴源治理實質化促鄉村治理。
在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典型案例中,“蘋果法庭”成功入選。甘肅省靜寧 縣農民果品收入占年收入的70%以上,靜寧縣法院在位于蘋果主產區的雷大人民法庭設立全省首個蘋果產業巡回法庭,年審理涉蘋果產業案件600余件,切 實解決一批關系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 這就是蘋果法庭的由來。
3.追求高效率、多層次,提高司法審判的質量
為提高司法審判的質量,甘肅省天水市富麥積區人民法院引入多層次的審議機制,包括初審、再審、評審委員會等,確保對案件進行全面、客觀、細致的審議。傳統的三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審理周期長、效率低下的問題。新時代馬錫五審判方式將審判環節由三個擴展為五個,有助于更充分地審查案件事實和證據,確保審判質量。同時,通過提前介入、動態管理和及時核實相關信息,可以有效避免程序上的延誤和重復。這種全面審理的方式可以提高司法審判的效率,確保案件得到及時審理和判決。各層級的審議參與者可以是法官、法律專家、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等。
4.堅持黨建引領,支部建在庭上助推基層治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州區人民法院法官表示法院將黨支部建在庭上,做到一庭一支部一品牌。法院內部有十個部門,每一個部門都有一個自己的黨支部,而且每個支部都有自己的專項特色。支部建在庭上推進法庭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加強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培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為基層黨組織作出重要決策、化解重大信訪、解決涉群體性民生問題等提供專業法律指導,做好民意調查、法律宣傳、矛盾調處、訴訟服務、判后答疑、信訪化解等服務,把司法為民工作做深做實做到位。
“法治行,基層興”始于2022冬,終于2023夏。跨甘肅、陜西、山東、四川、新疆五省,以新時代十年偉大成就為題,究馬錫五審判方式之實踐,助基層法治之建設。
新時代基層法治仍道阻且長,“法治行,基層興”團隊仍會繼續密切聯系 和關注地方基層法院的實踐動態,以推動新時代國家基層法治建設完善和鄉村振興為己任,發揮青年大學生能吃苦、有想法、敢實踐的精神,持續深入研究,探索馬錫五審判方式在新時代基層實踐創新的可行性與普適性,助力馬錫五審判方式在新時代基層法治建設與鄉村振興發揮獨特的作用,法治惠農,筑夢振興 。
作者:陳品嘉 李蟬君 李振旗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專注教育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 一直以來,清華大學的學子們把教育扶貧作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今年暑假,來自清華大學“薪傳計劃”品牌實踐項目的5支實踐隊,聯合中
-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