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激情国产,亚洲蜜桃视频,91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多彩大學生網,大學生三下鄉投稿平臺
 

巢湖學院學子三下鄉實踐活動總結

發布時間:2023-09-08 關注: 一鍵復制網址

一、實踐目的

2023年2月7日,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開展2023年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培養項目的通知》,文中強調: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紅色基因、用好紅色資源、講好中國故事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支持培養“政治思想好、知識儲備好、講解服務好、示范帶頭好、社會影響好”的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為加強學用轉化,做有情懷的文旅青年學子,巢湖學院旅游管理學院組建了一支“挖掘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理論普及宣講團,通過宣講的形式,旨在增強人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提高學生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巢湖學院宣講團赴銀屏鎮美麗鄉村、紅色展館及銀屏鎮銀屏山風景區等多個地點進行宣講,助力鄉村振興。

二、實踐時間

2023年7月1日—7月5日

三、實踐地點

巢湖市銀屏鎮

銀屏鎮隸屬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管轄,位置在巢湖南岸,與市區僅一河之隔,東與含山毗鄰,南與無為接壤。總面積為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36844人(2017年),轄9個行政村。太湖石(巢湖石)儲量豐富,土地沃腴,水源充沛,農作物旱澇保收,自古為“魚米之鄉”。銀屏鎮歷史悠久,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銀屏鎮曾經是紅軍的重要據點之一,擁有豐富的紅色革命傳統。

近年來銀屏鎮在鄉村發展規劃中也注重發揚紅色文化,助力鄉村發展。主張通過紅色文化教育,紅色旅游開發,紅色文化產品推廣以及紅色文化活動來發揚紅色文化,激發村民創造力和發展潛力,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發展和鄉村振興。目前,銀屏鎮修復了一些紅軍遺址,并且建設了一些紅色文化廣場和紀念館,利用這些平臺,展開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紅色文化。同時當地村民開設了紅色農家樂以及紅色民宿,為鄉村旅游增添特色。

四、實踐方案

(一)調查對象:

銀屏鎮革命老區紀念館、新四軍東進第一槍紀念館、銀屏鎮銀屏山風景區、銀屏鎮紅色美麗村莊試點、鄉村黨群服務中心等。

(二)調查方法:

(1)文獻法

準備調查當地的歷史文獻及清單,本團隊通過調查研究相關文獻,利用網絡資源、查詢相關雜志了解相關情況。

(2)訪談研究法

①與當地村民一對一訪談,獲取當地的基本信息和村民生活狀態。

②與特定對象訪談,例如:村長、當地有名望的長者、黨群服務中心的干部等,詢問當地文化資源挖掘與鄉村結合的現狀。

③深入探談當地已建設的紅色展館或景點,了解其建設背景和經營狀態及建設后對村子的影響。

(3)問卷調查法

在問卷設計過程中,遵循了明確研究目標——理清研究概念——搜集信息——編寫問題——測試與修訂問題5個步驟。

(4)實地考察與理論宣講相結合

通過深入走訪各地居民,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文化。通過與當地的政府干部交流訪談,充分了解各地的發展狀況以及鄉村振興下的紅色資源。此外,在準備階段我們與銀屏鎮革命老區紀念館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充分利用我們所學專業的優勢,學用轉化;在紀念館實地考察的同時,參加志愿講解的隊伍,推進當地的理論宣講,弘揚展館的文化精神。這也成為我們考察團隊在考察過程中不可或缺和獨具特色的一環。

五、實踐內容

校內工作完成以后,銀屏鎮調研小隊于2023年7月1-5日前往芙蓉村、岱山村、三勝村、釣魚村、銀屏山景區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訪談和問卷發放。其中,訪談村干部4人;針對普通民眾和游客發放問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率為100%。通過調研,我們對銀屏鎮紅色文化的開發與利用的整體情況不僅有了感性認識,而且產生了一些理性思考。

通過閱讀相關文獻資料和實地考察發現,銀屏鎮的紅色資源豐富,還保存著大量的紅色文化遺產資源,為銀屏鎮確定紅色引領鄉鎮發展的路徑提供了可能。目前,銀屏鎮修復了一些紅軍遺址,并且建設了一些紅色文化廣場和紀念館,利用這些平臺,展開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紅色文化。其中,銀屏山風景區、銀屏革命老區展示館、新四軍東進抗日第一槍紀念館開發情況良好。

1.巍巍銀屏,功勛永著——銀屏山風景區

銀屏山仙人洞是巢湖市的重要旅游景點之一,在70多年前,這里卻是我黨游擊隊的重要活動區域。在這里,董金福烈士為掩護戰友撤退,壯烈犧牲。董金福是巢湖市散兵鎮后洞村人,長工出身,1939年投身抗日。1947年8月,董金福帶領游擊小分隊20多人,活動于仙人洞一帶。由于當地歹徒告密,國民黨無為縣自衛隊組織200余人突然將仙人洞包圍,前洞、后洞均被堵死。董金福烈士也在與敵人的周旋過程中為了保護戰友而英勇犧牲。為了紀念銀屏山區的革命斗爭歷史,緬懷像董金福一樣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1989年,巢湖市委、市政府在董金福戰斗、犧牲的地方,豎立了仙人洞革命遺址紀念碑,讓仙人洞這處重要的革命勝跡,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景點。

2.紅色美麗鄉村試點建設——銀屏革命老區展示館

銀屏革命老區展示館位于三勝村應村自然村的蔣家河口戰斗遺址廣場南側,由銀屏鎮白鷺一站(排灌站)二樓場地改建而成。為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助力鄉村振興,2021年,銀屏鎮依托三勝村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在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和紅色資源的基礎上,新建了“銀屏革命老區展示館”。展館依次劃分為序廳、星火燎原、烽火歲月、紅色印記四個主體部分。館內面積共有200多平方米,通過大量的文字、圖片、藝術場景和實物陳列,并借助于現代化的聲光電技術,以銀屏老區的革命歷史為背景,重點講述了“五個一”紅色歷史,即:巢南革命第一地、東進抗日第一槍、改造巢南第一刀、皖中抗戰第一校、渡江作戰第一船。

3.黨性的錘煉基地——新四軍東進抗日第一槍紀念館

1938年5月12日,新四軍第四支隊九團一部在蔣家河口打響了新四軍東進抗日第一槍,首戰告捷,在黨史、軍史、抗戰史、地方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現該遺址已被列為巢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巢湖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蔣家河口戰斗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它揭開了新四軍東進抗日的序幕,在歷史具有重要意義。2005年4月,安徽省紅色旅游“抗戰鋒火”之線也將蔣家河口戰斗遺址列為線路之中。2019年,蔣家河口戰斗遺址所在地三勝村打造“東進抗日第一槍”紀念館。自2021年起,銀屏鎮三勝村被列為中組部試點建設的紅色美麗村莊。為了進一步傳承好紅色基因,2023年,在市委組織部的大力指導下,三勝村建立了新四軍東進抗日第一槍展示館,作為全鎮的黨性錘煉基地。

其實,銀屏鎮近幾年來一直注重將紅色元素融入鄉村發展規劃,致力于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通過這些展館資源開展紅色文化教育與關聯性紅色旅游產品開發,借此激發村民創造力和發展潛力,促進農民增收,進而推動鄉村發展和鄉村振興。為了更好地摸清楚銀屏鎮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及其對周邊居民的影響,調研小隊對訪談記錄和問卷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由此引發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理性認識

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在多大程度上賦能了鄉村振興,最好的判斷標準在于村民的感知。因此,在對銀屏鎮的紅色文化資源形成感性認知基礎上,調研團隊深入到各旅游開發空間及村落,針對紅色資源利用及其對當地居民生計影響等問題進行了調研。調研小隊在銀屏鎮芙蓉村、三勝村、岱山村、釣魚村發放問卷300份。

問卷發放過程中,盡量堅持均衡原則,根據村落人口數量,各自發放問卷80、70、90、60份

1.村民的感知

首先,村民對紅色資源的了解程度。資源的開發對村民能否真正地產生影響,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就是當地村民是否了解并真正去體驗過當地的這些資源。以新建的新四軍東進抗日第一槍紀念館為例。通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調研對象中僅有29.11的村民參觀過該紀念館一次以上,70%多的村民至今并未走進紀念館。

由此可見,隨著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但絕大多數村民依然認為這是村委會的事情,與自身沒有多大關系。

其次,村民對紅色資源開發影響的認知。雖然當地絕大多數村民對紅色文化資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帶來的影響上面,卻有諸多不同的表現。

調研結果顯示,當地有30%的居民認為紅色文化已經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當中,對生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20%的人認為紅色文化對當地人生活的影響不大。比如在采訪中遇到的一名老黨員,對于當地的后宮色故事、改革開放時期的事跡耳熟能詳,為外來人了解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的風范和革命精神提供了可能。但年輕人因在外務工時間較長,雖然對村落環境的變化有所感知,但對紅色文化帶來的影響則沒有太大感覺。

根據問卷和實際采訪來看,銀屏鎮至今仍有10%的人表示紅色文化對日常生活完全沒有任何影響,40%的人則表示完全未感覺到紅色文化對其生活產生了影響。由此可見,銀屏鎮的紅色文化資源還有待深入開發,用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他們能真實感受到紅色文化的轉化利用能給自身生活帶來明顯變化。

2.村干部的感知

通過與當地村干部交流訪談,充分了解了各村發展及其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的情況。從村干部的角度來看,因為是紅色文化資源挖掘和利用的第一責任人,對紅色文化資源帶來的紅利感知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說三勝村王林書記在采訪中說道,“三勝村屬于紅色文化特色村莊,以當地特色文化為載體,打造紅色文化宣傳基地,因地制宜打造規范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培養群眾的愛國主義情懷。但目前仍有多項紅色文化項目正在挖掘和開發中,長期目標是聚力脫貧攻堅,圍繞當地的陣地建設與隊伍建設,探索鄉村產業發展新道路。總體目標是建成三勝紅色文化旅游線路,以點帶線,充分利用當前較為分散紅色旅游景點,帶動三勝紅色旅游線路的建設,相互促進謀發展。”而芙蓉村則結合銀屏山革命老區區位優勢,以打造芙蓉村張山古村落為契機,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努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投入資金700多萬元,在芙蓉村建立670畝茶葉產業園和茶葉加工車間,并申請注冊“岱岫晴云”“芙蓉疊翠”茶葉品牌,做大做強特色茶葉產業,努力培育“一村一品”。截止目前,該村茶葉種植規模已達到3000多畝,戶均增收10000元左右,實現了村集體經濟與農民增收協同發展。由此可見,銀屏鎮的村委會與村干部有著統一的思想和明確的發展思路。

3.外來參觀者的感知

多年來,銀屏鎮作為鄉村旅游目的地,一直對游客有著一定的吸引力。隨著銀屏鎮紅色主題的確立,紅色旅游業得到了發展。為了更加客觀地了解銀屏鎮紅色文化帶來的影響,在實地調研中,對一些偶遇的游客進行了采訪和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89.2%的游客是從朋友或者兩微一端等傳統渠道了解到相關信息;38.6%的游客會從當地購買一些文創產品;49.37%的游客在采訪中無法準確說出文博場館講解員講解的主要內容;61.23%的游客認為當地旅游產品較為單一,線路設計不太合理等等。從旅游開發角度來看,游客在文創產品、旅游產品表現形式等方面的感知并不是太強烈。

總的來說,銀屏鎮各個村落已經圍繞著紅色文化確定了發展道路。近幾年,各村在紅色空間打造、紅色旅游產品開發、文創產品設計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無論從村民還是從村委會的調研結果來看,銀屏鎮的紅色文化資源在開發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足,多數村民的感知,尤其是青年村民的感知并不強烈,這對年輕人返鄉創業的吸引力必然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六、實踐收獲

(一)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

團隊大于個人。一個團隊的力量遠大于一個人的力量。在一個團隊里面,只有大家不斷地分享自己的長處優點,不斷吸取其它成員的長處優點,遇到問題都及時交流,也學會了傾聽他人的聲音、尊重不同意見,并通過合作取得共同進步,這樣才能讓團隊的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讓我們拓展了團隊的眼界

在走訪鄉間與農民交流中,團隊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讓團隊深刻地體會到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這種類似的三下鄉活動,服務于我省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祖國富強作出貢獻。

(三)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

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讓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克服自身的不足,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靈活應對的策略,我認為這些經歷將對我們未來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讓我們更加自信地面對挑戰和困難。

(四)增強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社會實踐活動不僅使我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強了扎根實踐吃苦耐勞的精神,親身地服務于群眾,服務于社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親身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才能使自己得到鍛煉,才能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到實踐,使自己成為有用于社會的學生。

七、實踐感悟

團隊經歷

一周的光陰是短暫的,在團隊赴蔣家河口紅色景點講解活動的這些日子中,我們收獲良多,得到很多寶貴的東西——團隊的精神、堅強的意志、真摯的友情,我們沒有虛度這七天,一直在用心做事。一路走來我感覺成長了許多,也感悟頗多。第一:它讓我學會珍惜。緣分,讓我們一起參加三下鄉,認識這么多朋友。期間的點點滴滴,無法用言語道盡,只能用照片留住片刻,只能留給我們好好珍惜。珍惜我們隊友之間的純潔友誼,珍惜我們和村民在一起快樂的時光。機會難得,唯有珍惜。第二: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第三:團隊意識。來白不同的個體,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就需要有團隊意識。第四:溝通交流。每個人對每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就需要互相溝通。第五:理解與包容。我們不同的人在一起,需要彼此理解。

總之,這次實踐活動帶來很多實實在在的收獲。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身寶貴的財富。

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有很多豐富的知識值得我去學習體會,而這次的三下鄉之旅,讓我真正的從實踐中學習到知識,也把我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從與人民群眾的廣泛接觸、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我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

這次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收獲很大,不僅給我們創造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鍛煉機會,而且也讓我們有機會多接觸社會,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三下鄉”是我們學校服務村民的一項特殊活動,在本次“三下鄉”中,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從中得到很多體會。我們得到不僅僅是我們實踐后的一份喜悅,更多的是來自心靈的一種感受,來自村民的一片熱情。因為那是他們對我們工作,對我們服務的一種認可。當然對于自己來說,更是自己對知識運用到實踐、能力提高的一種體現。

表示感謝

首先感謝學校給予我們團隊一次“三下鄉”的寶貴機會,謝謝學校老師的耐心陪伴與熱情指導,他們的鼓勵與支持對我們而言是最大的動力源泉。接著是銀屏鎮村莊和各紅色景點在活動期間給我們團隊的提供的實踐機會,感謝他們的熱忱接待和實踐指導,感謝村民和孩子們的大力支持和樂觀協作,使我們井然有序的完成了這次重要活動。

作者:卓思萌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探索庵上湖村從“三無村”到“示范村”的華麗蝶變
  • 蘇師大物電學院“綠色行動”:深入垃圾分類 共就生態文明
  • 蘇師大物電學院“綠色行動”:垃圾分類齊動手 生態文明潤童
  • 蘇師大物電學院暑期實踐團:特色活動丨深入垃圾分類,共就生
  • 蘇師大物電學院“綠色生活”實踐團:特色活動丨深入固廢處理
投稿流程投稿須知常見問題積分充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大厂| 林州市| 乌拉特前旗| 宿松县| 沅江市| 苗栗市| 三河市| 乌什县| 兴仁县| 陆丰市| 义乌市| 贵溪市| 敦化市| 南汇区| 香港 | 边坝县| 赤城县| 珠海市| 龙江县| 禄丰县| 翁牛特旗| 偃师市| 府谷县| 永吉县| 崇义县| 福清市| 通江县| 寻甸| 武平县| 鄢陵县| 长葛市| 和龙市| 肥东县| 荣成市| 周宁县| 屏南县| 布尔津县| 平南县| 贵港市|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