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業發展。”我國人口規模巨大,隨著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全社會對農產品數量、質量和品種多樣化的需求持續提高,對農業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的需求顯著增強。全國各地積極響應總書記號召,大力發展包括生態觀光農業在內的生態農業。
生態觀光農業旨在建設以
生態農業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以科學技術作支撐,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發展高產、高效、低耗、無污染無公害的花果蔬菜、畜禽產品。加大科技支農力度,調整和優化
農村經濟結構,創建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堅持走持續發展的道路,改善生產條件、保護生態環境,進行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將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結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進行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達到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的有機統一,使之成為集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經營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園,發揮農業
生態環境保護功能,實現
可持續發展,是實現資源節約利用的必然途經和重要平臺。
實踐小縱隊的隊員來到了昌樂縣庵上湖村進行實地調研考察,探尋生態觀光農業發展對當地鄉村振興的積極作用。庵上湖村是一個有著500年歷史的傳統農業村。位于昌樂縣城東南15公里處,擁有190戶、710口人,耕地僅有845畝。村里沒有收入,村民以種植小麥、地瓜等傳統作物為主,被稱為“貧困村”“空殼村”,集體資產單薄,村內黨員老齡化嚴重,連續14年沒有發展一名新黨員……積弊嚴重。2001年,趙繼斌走馬上任村黨支部書記,帶動當地居民農戶成立了華安瓜菜專業合作社,發展生態觀光農業,以農民合作社為依托,變農業資源為旅游資源,變綠色瓜菜產業品牌為旅游產業品牌,不斷探索完善“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做大做強品牌瓜菜產業,實現農產品由量向質的轉變實現了接二連三的“蝶變”,由過去一個無資源優勢、無區位優勢、無產業優勢的“三無”村變成了如今旅游興、產業旺、村莊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樣板村。年接待游客4 萬余人次,瓜菜產業及文旅融合總收入 2300 余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 90 萬元,戶均收入超過 10萬元。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科普惠農先進村”等稱號。
隊員們首先來到了大棚區,發現大棚里的作物與平時見到的不同,這里的瓜菜規整而均勻,在負責人的帶領下,隊員參觀了火龍果園區,認真傾聽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庵上湖村以第一產業瓜菜產業帶動第三產業文旅產業發展,以生態觀光農業為特色,發展包含采摘、露營、研學和團建在內的多種項目,同時還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隊,迄今為止全國已有二十多個省,超兩萬五千人來到庵上湖村參觀考察,取得的成就引人矚目。

“我們堅定培育好品種、好口感、高品質的瓜菜,有自己的瓜菜品牌和商標,堅持化肥零使用,人工除草,注重生態。”負責人介紹到。同時負責人也指出當前由于資金等原因,庵上湖村第二產業尚未發掘的痛點。經過負責人的講解,隊員進一步了解了生態觀光農業在實際中的發展情況與面臨的困境和不足。
未來,庵上湖村將繼續堅持“黨支部+合作社”模式,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黨的領導下繼續發展第一產業,推動第三產業提檔升級,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持之以恒抓黨建、打品牌、強銷售、拓三產,實現產業更強、村莊更美、村民更富,助力方庵片區加快融合發展,帶動周邊更多村走向共同富裕。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