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至9月1日,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赴莆田市秀嶼區實踐隊在賈琪老師的帶領下前往秀嶼區鄉村振興研究院開展主題為“服務三農”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因此實踐隊員們在大豆地里展開了為期兩天的田間勞作。
在五四農場旱地作物科技示范基地學習了套種大豆以及耐鹽堿大豆的基本知識后,實踐隊員們跟隨賈琪老師來到大豆抗鹽抗旱品種選育區進行大豆性狀的學習與記錄,順帶幫助清理大豆根莖旁的雜草,并對不同來源的大豆種質資源和創制的新品系葉型,花色,結莢情況等性狀進行調查和分類。在除草過程中,隊員們需將小面積一把雜草連根拔起,這樣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需分清大豆苗與雜草后再下手除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大豆苗損失。其余大面積且在邊溝中的雜草,則需要隊員們用鋤頭將其進行清除。

圖為實踐隊員們一同進行中耕除草。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朱夏曉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用鋤頭清除邊溝雜草。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林可 供圖
在田間勞作工作結束后,賈琪老師帶領實踐隊員學習種植大豆的操作技巧。在種植大豆前,需將地上的雜草處理干凈,接著用一只手將小鏟子插入土地5厘米左右的深度,另一手隨即播下2顆大豆種子,最后將其填平。每組大豆有16顆,平均在距離10—15厘米的位置播下2顆大豆種子,便算播種完一組大豆。經過實踐隊員的共同努力后,田間勞作實踐活動圓滿完成。

圖為賈琪老師教實踐隊員播種大豆。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林可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