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技術學院“感懷崢嶸歲月,厚植紅色文化”紅色暑期社會實踐
為鼓勵廣大青年學生從革命歷史中汲取智慧與力量,將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個人修養的生動教材,河北工程技術學院紅色記憶隊以“感懷崢嶸歲月 厚植紅色文化”為主題,于2023年暑期開展一系列紅色社會實踐活動。
第一部分:瞻仰紅色基地,賡續革命華章 河北省唐山市是一個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地方。唐山及唐山人民在百年奮斗歷程中,積累了“鐵肩擔道義”的大釗精神、“特別能戰斗”的開灤工人精神、“三條驢腿鬧革命”的“窮棒子”精神、沙石峪“當代愚公”精神等一系列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切實感受革命時期老一輩革命家的奮斗精神,紅色記憶隊實踐隊員分別前往李大釗紀故居、李大釗紀念館、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等紅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
在李大釗故居和李大釗紀念館實踐隊員們認真聽取講解員介紹,了解李大釗同志平生事跡和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故事,主動學習李大釗同志為之追求一生直至獻出生命的信念到底是什么。大釗精神永追憶,紅色血脈續征程。李大釗同志曾經播撒下的革命火種如今已迸發出無窮的力量,青年人正繼承著輩遺志蹚出光明之路。

(圖為實踐隊員在李大釗故居參觀)
緊接著實踐隊員們來到國家礦山公園進行研學,重溫我國煤炭文化的發展歷程,同時領略第1次工人運動高潮的“最高峰”五礦大罷工中開灤工人“特別能戰斗”的精神,進一步感悟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在國家礦山公園參觀)
第二部分:聆聽紅色故事,永駐紅色之魂 每一位老兵都代表一段鮮活的歷史,每段講述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國記憶,在黨百年風云激蕩、艱苦卓絕的奮斗史中,老兵是不可磨滅、濃墨重彩的一筆。
實踐隊員們先后拜訪解放戰爭老兵宋五成,抗美援朝老兵王潤清、張鳳山,對越反擊戰老兵王興、程建芳、呂勝建、李樹新等在內的11位老兵。老兵們仔細回憶著當年的戰斗細節,用最樸素的語言重現當年的紛飛戰火,言語中的家國情懷令人動容、催人奮進。歷經滾滾硝煙的洗禮,在崢嶸歲月中立下赫赫戰功,在動蕩的年代上陣殺敵,在和平的年代戍守邊疆,老兵們真正詮釋了什么是退役不褪色、離崗不離責,全心全意為黨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聆聽老兵故事,學習老兵精神,老兵們濃厚的愛國情懷是新時代青年學習的榜樣,激勵著青年學生們聽黨話、跟黨走,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圖為實踐隊員慰訪戰爭老兵)
第三部分:深入紅色地區,牢固愛國根基 實踐隊伍以黨的創建、革命斗爭兩個方面為起點,在樂亭縣開展紅色主題有獎問答活動,問答環節覆蓋了黨的建設、黨的發展等眾多方面,涉及內容豐富。不僅幫助實踐隊員系統、全面地了解黨的歷史,而且向廣大人民群眾弘揚了黨的優良傳統和核心價值觀,激發群眾們的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意識。

(圖為實踐成員與群眾進行問答互動)
同時實踐隊員們在活動結束后各返回家鄉分別在北京、山東、河北等地分別開展實踐活動,推動紅色精神長效化、持久化,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實踐成果。
結語 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都承載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印記,展現著我們黨的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本次社會實踐著重紅色資源建設,探尋紅色資源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契合點,不僅有利于充實校園文化的內容,也有助于青年學生培育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從紅色資源中汲取精華,賡續紅色血脈,讓紅色精神像“星星之火”一樣在每一位青年學子心中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