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群生態園實踐考察感悟
2023年7月1號常州工學院天目湖小分隊于超群生態園進行實地考察
炎炎夏日,我們常州工學院天目湖暑期社會實踐小隊由徐德力老師帶隊進入超群生態園進行基地實踐考察。 “生態園擁有葡萄園、香瓜園、桃園、梨園、蕃茄園等現代農業產業園,在設施科學栽培中,搭建了鋼架大棚,避雨大棚,引用廢棄物利用技術、太陽能殺蟲燈技術和先進的秸稈生物反應堆等技術。公司選送的水果,在江蘇省‘中山杯’、江蘇省’神園杯‘的優質水果評比中多次獲得金獎、銀獎。”超群生態園的負責人易超如是向我們介紹,語氣充滿著自豪與驕傲。

(圖為易超董事長講解即將上市的葡萄 孫纖纖提供)
我們一行人在易超董事長的帶領下,漫游在生態園中。七月不巧,還有一個月,新季的葡萄才會上市,據易超董事長說,該葡萄品種與陽光玫瑰不相上下。葡萄串上一個個都用油黃色的包裝紙袋包裹著,但還是不時有青澀葡萄的香味溢出,引選較為名貴的葡萄品種——雨皇葡萄。在易超董事長等新農人科學有序種植管理下,每一株葡萄都彰顯生命的活力。有幸品嘗一串,入口即是潤潤的口感,下過一場雨,葡萄沒有甜的發齁,倒是留有淡淡的香甜,味道實屬于上乘,相信到了葡萄 真正上市的那一天,必然會受大量顧客喜愛。
圓潤飽滿的翠冠梨,肉質緊實的小香豬和雜交黑豬······說來慚愧,本是在生態園進行實地考察,不曾想卻成了生態園的“果蔬自助餐”。
在易超董事長的同意和盛情款待下,我們從雨皇葡萄吃到最后的那桌令人流連忘返的生態園大餐,其間不得不佩服生態園基地廚師的廚藝高超,以及現代新農人辛勤的培育。 農業這一行是靠天吃飯的一行,時令正確,風調雨順便是農業的上上簽。在豐收的年份,一家好百家好,各地豐收便會讓農產品的價格一跌再跌,僅可以保持微薄的利潤。然而在天氣災厄較多的年份,能夠保住今年的本,和來年種植的本錢就已經屬實不易。因而很少有年輕人和集體團隊去攻占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冷門專業”,新農人不僅僅是對舊時期農業知識的繼承,更是在貫融新時期農業的科學理論的發揚與實踐。將農業產品種植的更加適合大眾的品味,讓大眾去接受新農業帶來的生活飲食上的便利與享受,這也許就是新農人的發展之路。顯然,易超生態園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市場成就。
作為暑期社會實踐的考察小組,不僅僅是去大飽口福一番,更重要的是在這一行中,我更是意識到在這個社會不僅是只有朝九晚五的崗位工作,而是,需要關注這個社會需要什么,缺少什么,而我在我的能力范圍內又應該可以為社會做些什么。即使不是為社會無私的奉獻,便是為自己經濟服務的,也必須要在社會市場的缺少領域進行創業或是從事工作,才有在這個社會中“活”下去的機會。
在超群生態園中,逛吃享受美味并不是我們此行的目的,而是要感受在這美味的背后,是如何培育,種植,解決問題的辛勞。這些不僅僅是我們應該認識到的,更應該是我們要學會并且在日后自己的工作中應用來解決問題的。在感嘆別人豐功偉績的同時,考慮自己能否如前人一樣,做出一番事業來。智能化,科學化已經與當代農業接軌,至此也希望在日后的日子中,超群生態園在易超董事長等人的帶領下成為江蘇新農人的領軍人物。 (通訊員 孫纖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