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和動力,關系人類生存和發展,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至為關鍵。為了深入追溯能源發展歷程,領略黨和國家的偉大成就,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能達先鋒”實踐團隊先后奔赴煙臺、淄博、鄒城及周邊區域開展了一系列實踐調研學習活動。
品讀前世今生、傳承紅色基因2023年7月20日,團隊走進煙臺招遠黃金博物館開展實踐學習,了解招遠金礦紅色歷史及發展變化。據工作人員介紹,黃金博物館由淘金小鎮和博物館兩個部分組成。上午,團隊前往博物館開展實踐。據工作人員介紹:在1939 年,日軍鐵蹄踏進招遠,對招遠的資源進行大肆搶掠和破壞,截止到1945 年,日軍從招遠掠奪了54.8 萬兩黃金,現折合人民幣50 多億元”,看到展臺前一件件博物,不惜感嘆紅色歷程的艱難。團隊成員就參觀感受結合專業所學進行感受交流。
結束博物館參觀,團隊成員有幸前往真實遺留礦井進行學習,在采訪過程中,我們有幸偶到一位來自濟寧的游客,贊揚了學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并鼓勵我們結合專業發光發熱。初入礦井,迎面感受到地下13度的陰涼。
跟隨工作人員帶領,團隊成員再一次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以往課本的死板知識,現在真實環境中充分體現。看到眼前的景象,團隊成員寇愛博感嘆道:“從步入礦井開始,原本感悟的心情開始轉變為重擔,看到的是一代代智慧的結晶。”
追尋紅色足跡、探尋百年工業2023年7月24日,團隊成員來到淄博煤礦博物館,實踐學習淄博煤礦的紅色歷史與煤礦工業變革,淄博煤礦博物館成立于1981年,是淄博最早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而淄礦集團更是我黨最早開展工人運動的重點地區之一,早早便植入了紅色基因。
淄博煤礦博物館以獨特的方式展現了中國工人運動的歷程,通過VR技術和多媒體展示,讓成員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礦工的勞動環境,加深對煤礦業發展的理解和認識。博物館中展示的照片、文件和實物,讓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了工人階級在煤礦行業中所經歷的艱辛與奮斗。成員張有成感受到:“現在雖然網絡發達了,但是某些東西在現實與在網絡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那種感覺就像一個在一維,一個在三維。”團隊成員更是親眼目睹了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在淄博礦區宣傳馬克思主義、建立山東省第二個、淄博市第一個黨支部、山東省第一個煤炭工會組織等歷史。
經工作人員講解,黨領導下的淄博工人武裝浴血奮戰,成為敵后抗戰的光輝典范。王盡美和鄧恩銘曾多次到淄博礦區了解工人疾苦,進行革命宣傳,啟發工人覺悟,鄧恩銘用一把筷子不易折斷的道理,教育工人們團結起來,向帝國主義和資本家進行斗爭。1935年5月13日淄川炭礦第十行采煤區突然透水,數小時內全井淹沒,536人遇難,造成了震驚中外的北大井透水慘案,也為此建立了北大井死難礦工墓,礦工墓的四周是死難礦工紀念墻,每一個遇難者的工牌以及死難礦工紀念墻上的每一個人名,不僅是對遇難礦工的沉痛悼念,也是警示后人永遠不能忘記這段慘痛的歷史。
淄博煤礦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紅色歷史的展示場所,更展示了淄博煤礦業的變革與創新。在煤炭去產能、調結構的關鍵時期,淄礦人秉持“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創新思路、聚力變革、奮發向上,奮力答好時代的答卷,共同唱響“輝煌共百年”的淄礦之歌。邁出了產業布局不斷優化、企業改革扎實推進、創新戰略深入實施、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的堅實步伐。
探尋豐功偉績,弘揚能源精神2023年8月10日,成員奔赴濟寧鄒城東灘煤礦進行實踐調研,初入礦區展現在眼前的是礦區的規模及雄偉。根據工作人員介紹,東灘煤礦興建于1979年,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設的特大型現代化礦井,煤田面積60多平方公里,煤層厚度可達8.4米,煤制穩定,具有“三高三低”的特點。
聽從完介紹,成員在礦區進行實踐學習,沿途有幸遇到礦區工人,進行交流學習。根據礦區工作人員描述:“生產不見煤,只見機器,機器就能完成自動生產。”
隨后成員了解到,目前東灘煤礦對標智能化開采之路,控制室內各重要位置畫面一目了然,以往疲勞、惡劣的煤礦環境瞬間被打破,通過按鈕即可完成皮帶、轉載機、運輸機、采煤機的聯動,全部工序一氣呵成。根據負責人介紹,目前煤礦可實現液壓支架自動跟機、采煤機記憶截割、自動找直、自動割三角煤、遠程可視化集中控制等操作,單班工作人數大幅減少,目前是山東省首個常態化運行的智能化大采高綜采工作面。
成員汪義茗在參觀結束后感受到:“遠看像個要飯的,近看是個挖炭的古板印象已經被打破,智能化的發展帶來了礦區新的生機,是一次震撼式的實踐。”
經過對多個煤礦的深入調研和采訪,團隊成員不僅對煤礦行業的現狀有了全面的了解,也看到了行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成員們相信,通過技術創新和科學管理,煤礦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在未來,團隊將繼續關注煤礦行業的發展動態,助力煤礦綠色、安全、高效的生產。相信有著廣大煤礦工作者的努力和政府的關懷,煤礦行業必將迎來持續發展和繁榮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