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響應學校關于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的號召,湖南信息學院管理學院三下鄉“筑夢糧倉”鄉村振興實踐團隊12名成員于2023年7月6日來到寧鄉市老糧倉鎮,開展了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01:革命傳承——慰問老黨員
7月6日,成員們抵達唐市,協老糧倉鎮鎮長、副鎮長于唐市社區了解老糧倉鎮的情況。據悉,老糧倉鎮有許多文化、產業、生態值得進行調研與實踐,作為中國首飾之鄉、這里有已成規模的種植基地、系統的花豬養殖場等,鎮長提到在進行實踐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切的活動須以安全為前提。為了弘揚不忘國恥、牢記中國革命戰爭勝利的來之不易,成員們前往了老黨員的家中進行慰問與訪談。在這里,老黨員自信的講述著自己的故事、中國的故事,成員們了解到自改革開放以來一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鄉鎮帶來的巨大變化,老黨員無私的奉獻精神,是值得追求和發揚傳承的!
02:文脈非遺——唐市打章手藝
7月7日“筑夢糧倉”鄉村振興實踐團拜訪了章子客沈宗武老先生,爺爺以他的經歷熱情的介紹了章子客從專職打章轉型到金銀首飾加工再到做黃金買賣的發展歷程,爺爺笑著說道:“一枚章子,從原材料到成品,概括起來可分為6個環節:熔料、切材、打型、刻字、打磨、拋光,而打章子不僅要有耐心還要有眼力勁兒。”隨后實踐成員們還去到了黨史學堂,參觀了館中收藏的各種打章工具。
03:安全一“夏”——唐市中學防溺水主題宣講
7月8日上午“筑夢糧倉”鄉村振興實踐團來到了唐市中學開展了一次“珍愛生命,遠離水源”防溺水主題宣講活動。夏季已至,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溺水事故進入易發,高發期,為提高學生防溺水安全防范意識,有效阻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實踐團成員們向學生們普及了常見的溺水原因,演示了落水如何進行自救、他人落水后應該如何正確施救,以及如何正確使用救生設備等知識。

04:豬中頂流——寧鄉花豬
7月8日下午“筑夢糧倉”鄉村振興實踐團來到了老糧倉鎮花豬養殖場。寧鄉花豬,作為全國四大生豬地方名種之一,已有300多年養殖歷史,因其肉質鮮香細嫩而與武岡銅鵝、洞庭湘蓮一起被譽為湖南“三寶”。成員們在專業養殖員的帶領下實地考察了養豬場的內部情況,了解了花豬養殖技術和模式以及帶動農民增收發展情況。

05:產業振興——訪問煙葉工作站
7月10日,實踐團成員們協煙草辦主任到達煙葉種植地。在煙草種植地旁是用來進行煙葉烘烤處理的大棚,他們熟練的將一捆一捆的煙草固定在一起放入烘烤機里待煙葉變成枯黃色并散發香味。大棚外的煙草地里是成員們根據采摘員的指導采摘煙葉的身影,煙葉梗的高大淹沒了采摘的人群但不可忽視的是枝葉從柄上被摘下來時干脆熟練的聲音。據悉,老糧倉煙葉種植與水稻種植交替,提高了田地的利用率,是村民的收入不再局限于稻谷豐收的季節,經濟的發展也將改變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轉移的情況。
06:直播興農——鄉村振興“新引擎”
7月11日,實踐團成員們去到了老糧倉老種子育種示范基地和老糧倉鎮糧倉在線美食文化體驗館。基地里,成員們開啟直播之旅,展示基地里各種各樣健康的水果蔬菜,成片的花生、綠皮的黃瓜、白皮的黃瓜、艷紅的辣椒、圓滾滾的西瓜以及花朵都爬滿了枝頭的絲瓜,數不勝數。在這里,成員們體驗了小米椒的采摘過程,他們說:“辣椒好漂亮,雖然汗水已經浸濕后背但我們還是想多摘些,讓辣椒填滿農民伯伯的籃子”。隨后,農民伯伯邀請成員們品嘗了這里的黃瓜和西瓜,生黃瓜清甜脆口,大西瓜多汁亦解暑,上午這場直播的最后是更多的人了解到老糧倉鎮糧食的品質,為下午場的直播打好一定基礎。
下午,成員們到達老糧倉鎮美食文化體驗館,通過與工作人員的溝通,成員們了解了館中的產品結構以及直播的地點。成員們在直播中介紹著唐市三絕:豆腐乳、剁辣椒、豆豉;館中的產品都是由老糧倉的農民們用自己雙手種出來的糧食加工而來的,綠色且健康;館中的臘肉、臘腸都是由“湖南三寶”之一的寧鄉花豬制成;還有寧鄉的毛桃、金洪的大米、蜂蜜。直播時,成員們親身示范地展示了館中的毛桃、米飯和唐市三絕,彈牙的米飯在唐市三絕的搭配下讓成員們贊不絕口,飯后的毛桃甜而不膩,良好的直播氛圍使得這次的直播活動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07:再訪“章子客”
7月12日,筑夢糧倉實踐團協寧鄉網紅再訪非遺文化傳承人——沈宗武老先生。團隊成員們跟隨網紅見證了傳承人的打章全過程,沈宗武爺爺坐在大堂中從一個木匣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打章工具,大概一刻鐘的時間,一枚精美的印章在爺爺的敲打聲中誕生,雖然爺爺以及頭發花白但手依舊很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新旺為基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新青年對非遺文化的傳承;提高當代大學生實踐能力,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這些都是當代青年需要學習并傳承的。通過本次老糧倉鎮三下鄉實踐活動可以發現,因地制宜,鄉村振興政策改變產業結構進而改善了鄉鎮的生活水平,老糧倉鎮以發展種植業、畜牧業為主,好的產品更需要好的銷售渠道,老糧倉鎮不僅可以以供應商的身份銷售產品也可以以直銷商的身份銷售商品,即除了傳統的銷售方式,我們更需要引進新的人才新的銷售方式適應新的時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