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舊動能轉換,賦能泉城創新發展
為探索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新路徑,了解泉城“老樹開新芽”的發展歷程,2023年7月份,山東大學碩博服務團濟南分隊多次走訪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開展了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學習調研。
宏觀統籌,打造濟南城市新名片
服務團開展調研的首站是起步區城市展廳,旨在深入探訪起步區的藍圖規劃與發展目標。講解員詳盡的介紹讓隊員們了解了起步區建設的初衷、總體規劃以及實施方案。起步區“1+4+16+N”的規劃體系,展現了起步區發展的全面性和系統性,隊員們明晰了起步區“一縱一橫兩核五組團”的功能布局和“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的發展目標,大家深刻認識到這是一個漫長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一批又一批起步區建設者持續的努力與奮斗。通過3D講解屏幕的立體視覺效果展示,隊員們身臨其境感受到起步區未來的城市規劃路線和謀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改革發展,示范先行,起步區搶抓國家戰略疊加賦能的歷史性機遇,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不斷激發新動能、釋放新動力。
科技創新,培育城市發展新動能
服務團調研的第二站來到了起步區規劃建設沙盤,隊員們觀看了起步區城市發展的宣傳視頻,詳細了解了起步區產業空間布局。起步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引領,不斷探索新的發展路徑。依托國內外先進理念和技術,起步區打破傳統城市發展模式的束縛,探索出了一條適應時代要求、符合城市特點的創新發展之路。據統計,起步區的創新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專利申請量和科技成果轉化率也持續提高,有效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快速增長。
參觀過程中,隊員們也關注到起步區內上下兩層分用的穿黃隧道建設。起步區通過采用上下分離的通道規劃,既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又方便了人車分流。這一創新性的交通規劃方案,使起步區的城市交通系統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也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通過此類城建問題的探索和實踐,起步區在創新城市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進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城市的發展水平,也為其他地區城市規劃和交通管理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隊員們對起步區所取得的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欽佩,也對起步區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待,期望這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區能夠為省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人才賦能,勾勒泉城發展新路徑
服務團調研的第三站是主題座談會,起步區發展改革和科技創新部副部長徐盟和主辦岳廣飛同隊員們進行了座談交流,隊員們進一步了解了起步區的建設與發展歷程。從“大明湖時代”到“黃河時代”,基于對于泉水生態保護的原則,依據“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的建設戰略,起步區打破了濟南城市原有地形、地勢限制,不斷拓展城市發展戰略空間,盤活了未充分開發的地域資源。岳廣飛對標上海浦東新區的發展情況,展望了未來起步區的發展前景,并指出起步區在聚焦新技術、發展新智造、打造新場景、催生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挑戰。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團隊成員對起步區完善的城市配套、豐富的產業載體以及全面的發展規劃有了深入的了解,深刻認識到起步區發展建設的內在邏輯,以及對于推動濟南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作為新時代山大青年,服務團成員未來會繼續將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不斷挖掘起步區新舊動能轉換優勢,瞄準科技創新和人才資源,為濟南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山大方案,貢獻山大智慧。
文:李靖雯 曾一鳴 王志慧
圖:房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