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7月31日電(通訊員 楊怡婷)黨的“二十大”強調“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增強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生動傳播紅色文化”。為了響應“二十大”號召,充分利用好當地的紅色資源,增強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追憶解放戰爭,鑄就時代新夢”實踐隊前往安徽省宿松縣烈士陵園開展“祭先烈,承遺志”主題活動。
7月31日清晨,曦光伴著微風,和著樹木的清香,烈士陵園肅穆莊嚴,一切都是如此祥和。烈士陵園位于宿松縣境內,這里長眠著無數為了共產主義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實踐隊員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了烈士墓前,鞠躬默哀,表達對先烈的深深敬意。
同時,導游向實踐隊員們講述了許多烈士的事跡,這些先烈無一不是為了人民利益,英勇不屈,甚至不惜犧牲生命。那些名宇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在危難之際不畏犧牲,為了信仰和理想毫不動搖,這種奮不顧身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向這些先烈學習,保持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永不言敗。縱觀他們為國家的建立和繁榮強盛而奮斗的壯麗生涯,能夠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幾代優秀的中華兒女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崛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探了巨大的作用。

圖為實踐隊員閱讀烈士生平照片。 齊娜攝
烈士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強大動力。回顧歷史,我們國家曾經歷過許多戰亂和苦難,然而每一次危機的背后都有無數烈士舍生取義、英勇奮斗的身影。正是有了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我們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東方,發展壯大。
在當今社會,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但也面臨著各種困難和風險。只有堅定信仰,傳承烈士精神,我們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在此次實踐活動中,實踐隊不僅了解了烈士的英勇事跡和烈士林園的歷史,還深刻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大學生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和命運,更應該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烈士陵園的實踐活動讓實踐隊受益匪淺,讓實踐隊員們對黨的“二十大”主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烈士的精神將激勵新時代的青年,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投身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中去,讓青年人時刻銘記烈士們的英勇事跡,繼承和發揚烈士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結束后致敬英烈。 齊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