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理解“八八戰略“,貫徹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傳承鄉村工匠,尋道未來鄉村“——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赴衢州碗窯鄉村振興暑期實踐團于2023年7月1日來到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碗窯村實地調研。
懷著激動與期待的心情來到這座久負盛名的網紅村——碗窯。出入村中,五顏六色的墻畫映入眼簾,其中有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也有色彩繽紛的陶瓷等,感受到了村落的樸實無華,與村莊歷史底蘊深厚的陶瓷文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稍作修整后,我們便開始切身感受碗窯之美,村民之樸,文化之深。

即使是炎熱的天氣,當地的村民見到我們之后也會熱情的打招呼,并欣然接受我們的采訪。在采訪中,我們得知該村有一處景點為山海協作基地,過去幾年,在山海協作項目中以及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使這個無名的村莊轉變為許多人心之向往的網紅村,真正做到了以“海“帶動”山“,實現共同富裕。
碗窯村作為網紅村名不虛傳,但在團隊成員的幾輪采訪與實地觀察,我們發現村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該村以旅游業為主,但這里食宿配套設施并不完善,只有一處住宿地與兩處飯館,真正能容納的外來游客不多。除此之外,交通不便也是一個嚴重問題。但是在當地居民的語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隨著共同富裕這個話題熱度越來越高,碗窯村也在飛速的發展,而且它不僅徒有其表,還有溫度。在山海協作項目中,許多人向它伸出援手,它也不負眾望,短短幾個月,在網絡上打響知名度。村民的熱情待客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人們之間的淳樸善良。

一個網紅村的建立,需要的不僅是現代藝術,還有歷史文化。看地名就能知道碗窯村以制碗為源,人們悉數定居于此,傳承至今。我們在村民的幫助下,很榮幸地見到了這里的陶瓷手藝人曾三滿爺爺。第一次見爺爺,他正在認真制碗,滿是皺紋手卻遮擋不住他精湛的工藝,沒等我們全部進入工作室,便完成了一個。爺爺邀請我們一起體驗拉坯,我按照他教我的方法,慢慢將泥坯拉高,但不一會兒就變形了,爺爺也非常有耐心的傳授經驗。我也是在親身體驗后才發現這項工藝看著容易,做起來卻需要非常細心,力度要控制均勻,稍輕稍重都會使泥坯脫離原來的軌道,并且不到完成的那一刻,泥坯稍一變形,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會無效。我們對爺爺的游刃有余表示敬佩,但爺爺也告訴我們,他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有這樣的能力,也是在不斷地練習與失敗中找到要領,如今才能掌控泥坯。這不正是我們青年一代應該做的:不放棄,多思考。正是有像爺爺這樣的人,才能讓中華文化在更迭的時代中傳承下來。
碗窯村將陶瓷藝術作為其村中寶貴財富,更有曾三滿爺爺這樣的工匠保護與傳承,延續歷史文脈,為碗窯在未來鄉村的建設打下堅硬的文化基石。
通過此次尋訪,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傳承鄉村工匠,尋道未來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團進一步認識到未來鄉村建設的道路上,鄉村文化不可或缺,發掘扎根在廣大鄉村中的手工業者,以鄉村工匠的力量助力文化傳承與弘揚,建設美好鄉村。(通訊員:傅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