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訊(通訊員 郭曌玙)為引領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國情、增加閱歷、磨煉意志。7月6日至14日,來自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心之源尋夢小分隊”走進大美潼關開展安全用電宣講、用電知識普及、能源發展學習等實踐調研,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居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用電煩惱”。
普及用電知識、點亮安全未來。實踐小隊走進城關二中開展“安全用電宣講”志愿活動,從夏季安全用電常識、電氣火災怎么處理、觸電時的處理措施等方面為初中生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安全用電課,“老師,請問夏天怎么開空調才最省電?”,“老師,我還想問如果電器著火了應該怎么滅”……同學們高漲的求知熱情更是讓隊員們樂此不疲地一一解答,隨后還進行了“有獎問答”環節,為同學們發放了一些學習用品。此次活動增強了同學們暑期安全用電意識,得到了學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圖為實踐隊員為城關二中學生們宣講安全用電
深入基層社區、發揮專業優勢。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新型家電和用電形式也在不斷更新,對于一些老人們來說,如何使用和保養這些“新型電器”就成了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實踐小隊走進南新社區,通過調查問卷發放和可靠數據收集的方式,整理出普遍性問題,有針對性地拿出解決辦法,同時為存在用電隱患的居民普及用電知識并發放安全用電宣傳手冊,面對面、零距離地講解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知識以及發生觸電事故時的正確處理方式。“別看這些孩子們年齡小,懂的可比我們多,我們家那電磁爐總是漏電,多虧了這些孩子們,讓我能放心大膽的用了。”社區居民們的聲聲夸贊讓小隊成員們臉上掛滿了笑容。
圖為實踐隊員發放調查問卷
走進能源前沿、感受強國力量。潼關縣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近年來重點探索能源綠色發展路徑,深耕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具有潼關特色的農光互補的光伏發電項目,實踐小隊在當地講解員的帶領下分別參觀了國網渭南供電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基地和華潤風電(潼關)有限公司風電場,講解員楊若逸說道:“‘板上發電、板下養殖’是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促進潼關縣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綠色環保新能源,本項目建成后,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9005.2萬kWh。年可節約標準煤約8.88萬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3萬t,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4.24t,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56.56t,對助力縣域雙碳目標實現、提升生態環境作用顯著。”通過參觀和學習光伏式發電和風力發電的相關機組工作原理,成員們感觸頗深。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風力發電廠
實踐團負責人潘珩瑜說:“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實踐地點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但是這次實踐讓我對潼關有了新的認識,通過這一周的實踐,我切實的感受到了我們國家對于能源革命成功的決心和信心,也深刻體會到了廣大一線電力工作者在背后的辛勤付出,在暑假期間能夠跟同學們一起走進學校、社區,用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為家鄉人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讓我非常榮幸,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發揚西安電專精神,把學習到的實踐知識沉淀下來,總結提煉出創新服務模式,擴展服務廣度、深度、厚度,把這件事持續干下去,更好的干下去。”
圖為實踐隊員與風電場工作人員合影
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心之源尋夢小分隊”社會實踐團用行動助力安全用電,用眼睛發現能源強國,用真心感應時代脈搏,以滿腔熱情和生動活力彰顯青春色彩。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深入尋訪與實踐,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緊密融合,引領同學們在實踐調研中,深刻領會國家“雙碳目標”戰略相關政策,實地了解“鄉村振興”實施方案,深刻領悟“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真切含義,在實踐中不斷思考與成長,勇于承擔時代與社會賦予的責任,將個人發展融入祖國的發展,將個人進步融入到行業的進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