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挖掘嶺南紅色鄉村文化資源,2023年7月6日至12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南粵星火實踐隊以“講村史,展村史,傳村史”為主題,再赴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上官路小學開展為期七天的暑期夏令營活動。多彩課堂的開展,為紅色村史注入了新鮮活力,提供了“講”“展”“傳”的途徑,也為實踐隊成員提供了提升專業技能、鍛煉自身能力的平臺,同時為上官路小學學生提供了學習紅色鄉村文化的機會。
這是我作為南粵星火實踐隊的一員,第二次以暑期社會實踐為由來到上官路小學,赴一場屬于“大朋友”與“小朋友”的約。花開花落,寒來暑往,一年時光匆匆過去。直到那句“又見面了”傳入耳中,才發覺原來已經過去了一年,可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開班第一天,當我和隊員一起站在校園門口等待學生到來時,看著名單里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心里期盼著能快點見到他們。等見到他們時,發現他們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有的變高了,有的發型變了,不變的是臉上依然掛著的天真無邪的笑容。
小班會上,小老師和學生一一上臺自我介紹,這個流程比去年順利不少,不過還是有些學生過于羞澀,但在小老師們的鼓勵下,也都邁出了艱難的步伐?匆娨粋熟悉的面孔總要跟去年對比一二,有些內向的學生變得開朗不少,活躍的學生依舊積極,貪玩的學生倒還是貪玩。他們當中有一些新加入的學生,也表現得積極活躍,惹人喜愛。

圖為小班會上上官路小學學生在做自我介紹。通訊員 林怡漫 攝
此次實踐活動,我和另一位隊員主講的是“紅色鄉村故事匯”課程,依托于潮安本土紅色資源,挖掘潮安紅色人物并帶入到課堂。我一開始怕課堂無聊,可當看到課堂上學生們求知若渴、認真聽課的眼神,那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特別是看到他們雨后春筍般爭先恐后舉手搶答問題的場景,心里覺得十分欣慰。同時,看到他們臉上掛著的天真的笑容,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老師的幸福。在課堂的后半部分——繪制故事展板中,學生超強的合作組織能力和創造力出乎了我的意料。最后,他們也出色地完成了作品。

圖為上官路小學學生積極舉手搶答問題。通訊員 林怡漫 攝
這次實踐活動印象最深的當屬潮俗皮影戲了,該課程由實踐隊隊員蔡佳瑤主講。她通過一節課時間帶領學生了解皮影戲的來源、材質、發展歷史等等,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接著制作皮影戲又刷新了我對小學生的認識,他們對照著自己要畫的人物,埋著頭細心地畫著,有好幾個學生畫得栩栩如生。雖然有少數學生比較好動,但在小老師的帶動下,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在課堂的最后,舉行了一場振奮人心的皮影戲表演。學生用自己制作的皮影,對照著劇本,在對應的位置上操控著皮影人物,嘴里念著臺詞,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皮影戲。我看得入了迷,不由得感嘆道,現在小學生的能力很強。

圖為上官路小學學生在進行皮影表演。通訊員 林怡漫 攝
光陰荏苒,白駒過隙。七天的暑期實踐活動已然接近尾聲。第六天,所有人都在為最后一天的成果展示匯演準備著,學生跟著小老師刻苦地排練,雖然天氣炎熱、很辛苦卻也沒有放棄,這使我非常感動。最后,“游園展演”的方式獲得了學校領導以及家長的認可,匯報演出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這離不開老師的辛勤付出與學生的努力配合。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我真正體會到做一個老師的不容易。在備課的過程中,更是遇到了重重困難。對于一節課中課程活動之間的連接還有些許生硬,這是我后面將要繼續學習的地方。作為實踐隊的一員,我有幸到小學開展實踐活動,有幸接觸到我將來的服務對象——小學生。未來,我將在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將理論運用到實處,在實踐中成長成才,為將來就業積累經驗,打下堅實的基礎,助力鄉村教育發展。(通訊員 曾繁晴)

圖為部分成果匯報展覽。通訊員 林怡漫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