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黃河流域治理國家戰略,還黃河流域碧水藍天,河湖澄澈,百姓安居樂業;同時作為一名共青團員,身擔建設美麗國家重任,牢牢銘記《講話》精神,提高個人能力與使命感責任感,我參與了暑期“尋源之根,探奧黃河”實踐,深入研究黃河如今生態環境現狀,黃河生態環境的五大問題,優秀黃河文化,黃河精神,黃河治理措施與成效以及黃河治理愿景與目標等幾方面,同時結合推進黃河治理的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從講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學習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和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意義。

本次暑期實踐時間為2023年7月5日-7月18日,為期15天。且活動過程分為前期與后期兩部分,前期主要實踐地點是三門峽市人民公園、黃河公園、沿黃村落等地,后期實踐地點為各成員的家鄉,以擴大本次黃河治理實踐的影響。在三峽市人民公園等地,我們主要是通過問卷填寫,走訪調查的形式來了解當地居民對于黃河治理的態度與治理情況的了解程度,并且積極征求居民們的反饋意見。同時也積極開展演講宣傳,既有嚴謹性的理論知識普及,如黃河治理戰略的整體規劃與要求,治理黃河的科學性、時代性、實踐性等內容;也有通俗易懂的黃河故事、黃河戲曲演繹,如《黃河兒女》等,通過這些手段來進一步加強民眾參與感,為我們后續工作開展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后期我們成員回到了各自的家鄉開展實踐,在家鄉里,我們仍積極宣講大力宣傳黃河治理工程,令遠離黃河地區的人民也了解黃河治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多次去到各學校開展活動,如三門峽市嵊州學校,準確定位青少年階段,介紹我們的團隊情況與黃河治理的宣講主題,主要從黃河生態環境概況、黃河治理的重要性、黃河發展規劃綱要、黃河精神與文化根基、黃河治理難度與治水思路、黃河的生態功能區域以及黃河的五大問題與四大堅持等七個模塊進行宣傳教育,希望同學們能夠多層次、多視角、多領域的了解黃河治理。并且我們還有學生互動和學生發言等形式,鼓勵學生們積極提問,再由我們進行答疑解惑,還鼓勵他們積極發表自己對于黃河治理等相關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建言獻策。深入學生群體,助力學生形成正確的環境治理觀念,增強黃河情懷,延續黃河精神,發揚黃河文化,為中國黃河治理事業培養下一代基石。短短15天的暑期實踐,讓我感受到了黃河的壯闊美麗,其蓬勃有力地流淌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幾千年來生生不息,更讓我看到了黃河的痛苦,它急需我們付出行動,還黃河一個波瀾壯闊。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答好“自然篇”是對每個人的嚴峻考驗,留住綠色生態之美,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讓“美麗中國”成為人與自然永恒不變的發展底色和執著追求。

“尋源之根,探奧黃河”實踐團向各階段人民大力宣傳,讓更多人看到黃河現狀,了解黃河文化與精神,參與黃河治理實踐,有效保護黃河環境,為黃河治理工程奠定了堅實的人民基礎。包括黃河文化在內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也是中華文化創新的寶藏!對于我來說,參加這次黃河治理實踐,首先讓我真實近距離接觸到了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讓我看到了它的美和它的不易,增加了我對黃河的了解,開闊了眼界,此外,在實踐中還磨礪了矢志不渝的信念,令我更加明白青年一代身上的擔當與責任,規范自己,為創造美麗中國而努力奮斗!同時,我會多多參加類似實踐,提升個人能力,為建設美麗國家筑牢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