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紅色基因 ;再筑奮斗新篇
金寨縣地理位置獨特,坐落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的壯麗大別山腹地之中,那里風景秀美,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有眾多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名勝古跡,更有著與生俱來的人杰地靈。
因此,金寨縣被譽為“中國第二大將軍縣城”,這是一個令世人矚目和敬仰的榮譽。它見證了中國革命的輝煌歷程,記錄了無數英勇將士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奮斗的光榮歷史。在新的時代,讓我們牢記革命先烈的功績,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7月10日,調研團成員們在蚌埠南站集合,開啟了為期三天的金寨調研之旅。穿過重重的山脈,調研團成功抵達目的地,并在烈士陵園、紅二十五軍舊址、烈士紀念碑等地瞻仰憑吊。金寨縣革命博物館于1983年開館,由鄧小平同志題寫館名;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完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后,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青少年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7月10日上午,實踐團隊首先來到金寨現代產業園。采訪過程中,金寨現代產業園實驗學校的葉老師告訴實踐團,紅色教育具有重要影響力,對于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培養民族自信心有切實的作用。實踐團還了解到,每年的寒暑假,全國各地的高校都有師生自發地前往金寨縣開展參觀調研活動,在這個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多彩的小城追溯穿越時空的紅色基因。
7月11日上午,實踐團隊來到了金寨縣紅二十五軍軍政機構舊址進行調研采訪。在歷史的長河中,金寨縣見證了中國革命的風風雨雨。調研過程中場館負責人向我們介紹到:在抗日戰爭時期,12支主要的紅軍隊伍先后在此誕生,大批熱血的年輕人加入了革命隊伍,英勇奮戰,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解放和繁榮,他們甘愿拋頭顱,灑熱血,勇往直前,至死不渝,其中有59位開國將軍和數百位高級將領,他們為革命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正是這些彪炳史冊、永載青史的偉大業績,使金寨縣成為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金寨縣不僅僅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也是中國人民軍隊成長壯大的搖籃,更是中國人民英勇斗爭的歷史見證。在那個艱苦卓絕的歲月,這里涌現出了無數英勇善戰的戰士,他們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甚至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7月12日,團隊成員來到了烈士陵園。安徽省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入選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紅色基因庫首批15家試點單位,通過現代化科技手段對紅色資源數據化采集,提煉和展示紅色文化的精神標識與文化精髓,讓紅色文化“活”起來,講好講活中國共產黨奮斗故事,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金寨紅色文化不僅是一種歷史傳承,更是一種實踐精神。要把金寨紅色文化融入到日常學習和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紅色文化,把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在新時代背景下,金寨紅色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將金寨紅色文化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時間:2023-07-19 作者:安財-任思瑋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追溯紅色基因 ;再筑奮斗新篇
- 金寨紅色文化不僅是一種歷史傳承,更是一種實踐精神。要把金寨紅色文化融入到日常學習和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紅色文化,把革命先輩的
- 07-19
- 憶往昔崢嶸歲月,續永恒革命薪火
- 6月28日,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赴安慶、合肥傳承實踐隊來到安徽省安慶市獨秀園開展主題為“憶往昔崢嶸歲月,續永恒革命薪火”的學習
- 07-19
- 鄉村振興,我們在行動
- 7月7日至7月8日,宣城校區全媒體中心“鏡觀奇變 鄉興未來”實踐團隊前往宣城市電視臺、日報社、蔡村鎮三處地點進行調研,秉承著“用鏡
-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