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精神,響應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科技小院學生服務鄉村振興活動的號召,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投身鄉村振興與農業強國建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福建農林大學聯合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組建的福建農林大學鄉村振興學院赴云霄縣下河村云霄楊桃科技小院“愛農•興農”實踐隊在云霄縣下河村云霄楊桃科技小院開展“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五個一”實踐活動。
一次“傳幫帶”輻射帶動作用的發揮
結合下河村和坡兜村的實際情況,實踐隊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探索采用結對共建幫扶的模式,利用科技小院優勢資源以下河村輻射帶動坡兜村產業進一步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小院的“場域效應”,切實提升科技小院“輻射農村一大片”的“傳幫帶”作用功能。實踐隊前往坡兜村實地調研,詳細了解了坡兜村產業發展狀況以及基礎資源,并召開云霄楊桃科技小院結對幫扶坡兜村產業發展座談會,就坡兜村的產業發展困境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
一次接受央視采訪
CCTV-17農業農村頻道鄉村服務社欄目聯合央視頻以《科技小院“柚”點甜,“桃”不掉的美味釀造記》為題,走進云霄楊桃科技小院,以現場直播的方式對云霄楊桃科技小院進行采訪報道,實踐隊指導老師朱朝枝教授及三位科技小院常駐研究生代表實踐隊接受采訪。三位同學以“自找苦吃”為題分享了自己在科技小院的工作開展情況、日常生活狀態與克服困難的方式技巧,并結合自身的具體研究方向闡述了如何“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三位同學表示以后將繼續投身科技小院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去,為農業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一場“文化+直播” 賦能產業發展
實踐隊在云霄縣下河村開展以“文化搭臺 產業唱戲”為主題的云霄楊桃科技小院楊桃文化專場直播。在直播中,實踐隊隊員闡述了實踐隊隊名“愛農·興農”的理念來源于總書記囑托的“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并對下河楊桃文化的種植條件、種植歷史、價值、技術創新、產業的未來發展規劃以及科技小院在楊桃產業發展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等方面進行了初步介紹。隨后,實踐隊隊員來到田間地頭實地直播,分別展示介紹了科技小院四個試驗基地的科技成果和實地情況。最后,實踐隊隊員在科技小院古楊桃母樹保護區的古樹群中就古楊桃母樹的歷史傳說、品種嫁接與樹種保護向直播間網友一一介紹。直播過程中,面對網友的疑問,實踐隊隊員熱心解答。讓網友對云霄楊桃科技小院和下河楊桃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系列“助三農”志愿服務活動
實踐隊在云霄縣下河村開展以“凝聚青春力量 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助三農”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在“助農民”志愿服務板塊,實踐隊隊員先將誘捕器進行串繩、滴藥、裝水,前往楊桃種植園將果蠅誘捕器合科學布置在楊桃樹枝干上,同時幫助果農進行幼果套袋,用以防鳥害、蟲害、病害等。在“助農業”志愿服務板塊,實踐隊隊員在云霄楊桃科技小院內幫助果農將大量楊桃干、楊桃蜜餞等加工品按要求裝進統一的包裝盒,助力楊桃加工產品的包裝銷售。同時還將加工產品擺在科技小院展架上為參觀者展示、試吃品嘗,并通過直播的方式線上推廣、介紹。在“助農村”志愿服務板塊,實踐隊隊員參與龍舟賽事的前期準備、秩序維護等各項服務工作。比賽前,實踐隊隊員協助彩旗布置,為龍舟賽提供良好的比賽氛圍;比賽中,實踐隊隊員在岸邊維護觀眾秩序,避免擁擠、踩踏甚至落水;比賽后,實踐隊隊員對現場進行清理打掃。
一次進村入戶訪民情
實踐隊隊員在下河村入戶訪談,與當地村民進行親切對話,了解下河楊桃產業發展現狀和果農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境。隨后,實踐隊隊員為走訪的果農送去規范的果蠅誘捕器并示范使用操作方法,耐心為果農解惑答疑。同時,實踐隊員成為科普信息員,為農戶介紹“科普中國”APP,手把手教授用手機端瀏覽科普中國,從而使農戶從中獲取有益于農業發展的各類信息,真正成為緊隨時代發展的“新農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在“五個一”實踐活動中,實踐隊充分利用福建農林大學與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的“人才+科技”的優勢,以云霄楊桃科技小院為平臺,在服務活動中堅持將田間與課堂、科研與推廣、創新與服務緊密結合,把“愛農情懷”種心中,用“興農本領”創成果,在鄉村振興舞臺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