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三農”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我們需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響應國家號召,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鄉紅裊裊,悠悠我心”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10日前往定遠縣西卅店鎮安徽鑫懷鴿業有限公司開展三下鄉調研活動,深入調研現代鴿業發展模式及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探索與實踐。
安徽鑫懷鴿業位于西卅店現代農業示范園,在團隊成員與鴿業老板吳永超的交談中,他將鴿與雞進行對比,通俗易懂得向成員們講述鴿的特性(哺乳類,無牙齒和膽,雌雄鴿共同筑巢育雛)、食性(只食用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組成的顆粒飼料)和生產周期(45天左右)。由于鴿子的產蛋率低、飼料精細、鴿蛋的膠蛋白含量高,鴿蛋的價格相較雞蛋較高。
除此之外,在吳總的介紹中,團隊成員們也了解到鴿業面臨的兩個問題:一是鴿的疾病導致年產量下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如鴿毛滴蟲病、沙門氏桿菌感染和大腸桿菌病以及一些病毒性突發疾病等,二是鴿業養殖過程中技術問題,如飼養品種雜亂、生產效率較低、遺傳性能下降等會導致生產力下降,降低產業經濟效益。隨后吳總又向我們強調養殖場規劃的重要性,如注意排污渠需建在下風口,進料口與污物口應分開處理等。
隨后團隊成員進入養殖區近距離的觀察鴿子特性和廠房飼養設備情況。“去年,我們企業在安徽省養鴿企業中排第二名!”,吳永超老板表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要毫不動搖的堅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圖為吳永超老板帶領團隊成員參觀養殖場

圖為鴿業養殖場的消毒室

圖為鴿業養殖場的鴿蛋

圖為鴿業養殖場工人的記錄

圖為鴿業養殖場中的幼鴿

圖為吳永超老板向團隊成員介紹鴿場情況

圖為團隊成員與吳永超老板和任春環老師合影
本次調研的開展,使團隊成員初步了解現代鴿業的發展模式和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對于養殖場來說,養殖環境是至關重要的,靈活運用科學技術和設施設備對促進養殖業良性循環發展,經濟生態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當今鄉村企業建設應不斷加快將科學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全面普及到基層,起效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