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智能科技學院“童心港灣”“化繭”發展成就觀察團來到恒合土家族鄉七星村。支教團隊將傳統文化、科學知識帶入課堂。實踐出真知,在傳統文化習慣養成教育中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不斷的探索中明白科學的奧秘,培養孩子們的科學、文化素養。
(圖為“化繭”發展成就觀察團和小朋友的合影)
人們常說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全面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才能有所提升。“化繭”發展成就觀察團深入鄉村,了解鄉村教育教學,投身到鄉村教育。通過了解恒合當地的教育結構,將傳統文
化以及科學教育融入到他們的課程。
(圖為“童心港灣”“化繭”發展成就觀察團與所教小朋友的合影留念)
“化繭”發展成就觀察團在支教期間為當地的小朋友開展了關于傳統文化的課程。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薪火相傳,我們要做的就是傳承發揚。這次課程支教團隊將端午節作為切入點,從端午看中國傳統文化。
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他更是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舉行的節日。端午節的習俗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意義。支教團隊將以手工的方式,帶領小朋友了解中國粽子文化和龍舟文化,用不同顏色的彩泥捏出不同樣式的粽子和龍舟,編織五彩繩送給家人朋友,表示誠摯的祝福。通過這一堂課,促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增強民族自豪感,從而激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摯愛之情。
(圖為支教團隊成員與小朋友一起制作彩泥“粽子”)
(圖為支教團隊與小朋友一起編制紅繩,寓意吉祥安康)
童心探科技,逐夢創未來;科學啟迪智慧,科技創造未來。從小培養科學素養是很有必要的,“化繭”發展成就觀察團將科學教育帶入課堂。首先支教服務隊的成員講解關于科學在人們生活中運用到哪些行業以及科學的重要性。再通過模型組裝,講解其中的原理,舉一反三,同樣的原理還可以運用到哪些地方。
(圖為支教服務隊成員與小朋友一起組裝小臺燈模型)
說千遍不如動手一次,科學是在不斷探索中求得真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整個社會經歷了由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發展,目前正向智能化社會轉型。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從小培養科學素養尤為重要。作為鄉村學校的小朋友,更應該加強科學素養的培養。
(圖為支教團隊與小朋友的合影)
在繪畫中了解科學現象,將原理告訴小朋友,讓他們自己動手來完成整個實驗。讓小朋友在“花開”中了解到什么是毛細現象,從而加強他們的動手能力,求真務實的態度。再提問他們,這個現象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能得到體現,培養他們的思維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