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纏花走入江南萬家”社會實踐感悟
社會實踐感悟
我們非常珍惜和感謝本次暑期社會實踐,通過走入青果巷和惠山古鎮等地區,開展主題為“非遺纏花走進江南萬家”的實踐宣傳活動,我們能夠真切感受到非遺纏花的魅力,同時以新的方式宣傳非遺纏花,將它們帶到廣大群眾的視野當中。團隊于古色古韻的景區實地考察,創新形式地為纏花注入靈魂,大力推動纏花的發展,帶領群眾們近距離接觸纏花,用雙手感悟纏花,在不斷了解后喜歡上纏花,在體驗中愛上非遺,實踐活動取得了較好效果。
纏花作為一種傳統手藝,明代至今已有六百年歷史,現存于民間的藏品少之甚少;纏花的藝術形式表現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審美情趣,纏花早時多用于地域性婚嫁儀式,隨著婚嫁習俗的不斷變化,纏花也逐漸在歷史長流中沒落,而隨著國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需要更大的豐富。新時代我們需要讓更多人認識纏花,欣賞纏花的藝術價值,推動纏花手藝的繼承,同時結合新時代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擴大影響力,抓住新時代人民文化需求,讓非遺纏花更加深入人心。
立于新時代,文化自信不可少,非遺蘊含著眾多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記憶,也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傳承和發揚非遺是我們的責任,賡續歷史文脈,刻不容緩,讓我們攜手助力非遺散發文化光彩,推動非遺“飛入尋常百姓家”。
時間:2023-06-29 作者:蔡心程 來源:蔡心程 關注:
- 23位博士生來肥開展社會實踐
- 6月28日下午,2023年度研究生在肥社會實踐工作座談會在市政務中心召開。23位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將在肥開展為期6周的社會實踐工作。
- 06-29
- “活”的魚燈文化
- 借魚燈的文化寓意,制作魚燈紙扇、魚燈玩偶,讓魚燈文化“活”起來。
- 06-29
- 為自己作畫的權利
- 在與學生打交道的過程里,我回想起自己兒時所面對的的教育積弊,明白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守護學生為自己作畫的權利。
- 06-29
- 社會實踐投稿網站大全
- 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稿件也寫好了,苦于找不到接受稿件的網站,很多同學們都在找投稿的方法,特整理以下幾個投稿的方法
-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