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農藥安全使用,助力農業綠色發展
為進一步響應國家“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加快農業綠色轉型,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青島農業大學植物醫學學院“黃河流域病蟲害綠色防控,助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實踐調研團于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5日,在淄博市,日照市等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調研黃河流域農業綠色發展進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是全國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然而,黃河流域部分地區化肥農藥過量施用,農藥包裝廢棄物未妥善處置,農田土壤用藥殘留等問題,都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道路上必須要克服的阻礙。調研團成員由此入手,在調研團負責人張小楓的組織下,將團隊活動分為線上進行黃河流域病蟲害綠色防控調查問卷發放及統計,線下由調研團成員實地走訪發放紙質問卷,并同種植者進行交流了解詳情。
線上調查問卷自2023年1月15號截止,共計有效填寫人數548人,大部分為學生。由調查問卷統計顯示,大部分填寫者對于病蟲害綠色防控感興趣且通過傳媒途徑或社會文化宣講認識了病蟲害綠色防控。但仍有部分填寫者表示,自己未從事農業相關職業所以不曾了解病蟲害綠色防控相關知識,或者是有過了解,但了解程度較淺。線下調查問卷自2023年1月14號截止,不同于線上調查問卷,線下的問卷填寫者超過一半為務農人且年齡集中在26歲以上。根據統計顯示,他們對于病蟲害綠色防控的了解需求更加迫切,但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影響,了解途徑單一,存在有專門講解仍了解程度較低的情況。
在線上線下調查問卷發行的同時,部分調研團成員走進果園,菜園,同種植者就農藥安全使用和農業綠色發展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交流。線下實地調查自2022年12月31日持續到2023年1月14日。前期調研團將調查地集中在山東省省內,調查團成員在淄博市,日照市,濰坊市等多地開展實地調研采訪。為了更加全面了解不同地區的農業綠色發展進程,深入理解“十四五”精神,后期調研團將調查范圍擴大,延伸到非黃河流域的重慶市,惠州市等地。
在與當地務農人交流后調研團成員發現,務農人對于病蟲害綠色防控有一定認識,或不了解具體內容但是明晰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對于病蟲害綠色防控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也非常高。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務農人會自己查閱相關書籍,借助網絡或聽專門講解對病蟲害綠色防控進行學習,但文化水平較低的務農人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基本上是憑借個人經驗,使用農藥進行化學防控。這也就導致在農藥使用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如農藥沒有按照標準配置,多種農藥混合配置,農藥包裝廢棄物未妥善處置等。
在農業綠色發展中,化肥農藥投入量過高為一大挑戰。病蟲害防治手段多樣,而務農人更偏向使用化學防治。在深入交流后調研團成員了解到,部分務農人會選擇將土地集中起來,一起承包給承包商,進行大規模生產。這樣的集中經營模式對于病蟲害防治的手段多樣,資金充足且技術支持更高,對于農藥安全使用,農業綠色發展貫徹落實程度也更好。但大部分務農人仍然是以散戶的形式進行家庭小規模生產,受到土地面積限制,專業技術限制,以及成本問題等原因,選擇的病蟲害防控手段單一。且由于專業知識不足,依靠個人經驗,在種植過程中病蟲害防治相比與集中經營效果較差,也更容易產生污染問題。
“民以食為天”,農業綠色發展在國家發展中尤為重要。調研團成員通過寒假社會實踐走到務農人身邊,傾聽務農人的觀念,認識到在農業綠色發展過程中仍然面對許多問題,對于病蟲害綠色防控仍然需要進行大量的宣傳培訓,對于相關人才的培養仍然迫切。同時,調研團成員們也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了學農務農的實際意義,更加堅定了對于助力農業綠色發展的決心。
時間:2023-01-21 作者:陳昱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