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積極響應黨的“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幫助農業人口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生態環境改善,提高收入,青農學子組織寒假“黃河流域病蟲害綠色防控助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調研活動。團隊成員在2023年1月5日至1月8日深入鄉村,通過走訪調研的方式,與務農者直接溝通,了解鄉村農業種植的傳統技術及村民對綠色防控技術的接納程度。
經調研發現,目前在農業生產上主要依賴化學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蟲危害損失的同時也帶來了病蟲抗藥性上升合并中爆發紀律的增加等問題。而綠色防護不僅能降低農藥使用風險保護生態環境,還可以有效代替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減少農藥及其廢棄物的面源污染,有利于生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實施綠色防控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產安全的有效途徑。
在青農學子走訪過程中,調研后發現當前務農主體以老年人為主,青壯年大多數選擇進城務工。留下的老人大多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不僅缺少了解綠色防控技術的途徑,還缺乏掌握應用綠色防控技術的知識,但務農者仍表達出想要了解綠色防控的想法。
近年來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土地實行大規模經營制度,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無人機等現代科技及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與實施,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將現代科技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了農產品品質的提升,增加了收入。但同時有部分個體經營的散戶,由于土地面積的問題大型機械無法投入生產。對于個體經營者來說,綠色防控技術投入實際生產過程仍然有一定難度,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
黃河作為世界第五長河、全國第二長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且綠色防控技術是持續控制病蟲害保障農業生產的重要手段。團隊成員表示推動黃河流域病蟲害綠色防控,助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義不容辭,目前團隊的調研工作仍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