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化農業已進入新征程,農業綠色發展正在成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國高度重視綠色農業發展,在農、林、牧、副、漁五大農業統籌發展的同時,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農業精華,協調發展與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與經濟方面兩個良性循環,促進農業綠色轉型,最終實現經濟、生態與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2022年12月28日,曲阜師范大學益農長青調研隊前往壽光蔬菜小鎮進行實地調研,了解當地綠色農業,探尋當地特色產業。
舉行線上會議,了解具體任務
本課題主要調研綠色低碳農業轉型背景下的農戶生產行為,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調研模式。調研前夕,益農長青調研隊舉行一次線上會議,此次會議包括以下內容:第一,隊長說明了本次活動主題,目的是使團隊更加深入地認識到壽光市綠色低碳農業轉型現狀,積極總結了壽光市綠色低碳農業成功發展的優質案例以及經驗教訓,這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新的發展思路;第二,確定調研時間及調研形式,包括線下調研、村內走訪、問卷調查等;第三,對組內成員的任務進行詳細分配,調研隊在壽光開展為期三天的實地調研,與一個個農戶家庭中進行深度訪談,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調研結果充分體現民意民情,反映農民心聲。確定線下調研成員、問卷調查成員、后期宣傳負責成員及相關工作部署及分工等。最后,隊長對本次會議進行總結,每位隊員也積極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本次線上會議對實踐活動的具體工作進行周密詳細的安排,通過集思廣益的會議形式,把各隊員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激發了隊員的積極性,更有利于主題的明確,有利于后期實踐活動的開展。
線下實地調研,探索綠色模式壽光蔬菜小鎮作為2020年山東省重大項目、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試驗示范基地、中國食品安全領軍基地,以中央一號文件中所強調的“質量興農”為政策導向,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聚焦目標市場,著力打造全國蔬菜全鏈條標準化集成基地,為全國農業農村轉型發展提供了優秀范例。
除此之外,小鎮更是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農業設施裝備、生產管理技術與優良品種,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推廣新型日光溫室、天敵昆蟲生物防治等技術,成功解決分散種植等問題,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0%。傳統農業都是面朝黃土,壽光蔬菜小鎮將科技投入作物生產中,打藥、澆水、放風等許多農活在手機上便可操作完成。
益農長青調研隊調研采用田野調研的模式,深入壽光蔬菜小鎮,了解當地綠色農業發展現狀與化肥農藥的施用情況。隊員們經調研了解到該產業園果蔬銷量高得益于“有機綠色,安全營養”的良好口碑。一方面,“有機綠色,安全營養”的銷售標簽迎合國家食品安全,綠色有機無公害的政策方針。
負責人向隊員介紹說:“由于采用了綠色生產模式,蔬菜的產量與品質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蔬菜品種也不斷得到更新,蔬菜銷售前景極為廣闊,在這樣的前景誘導下,當地周邊農戶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引進蔬菜小鎮的先進生產技術與優良品種。”在負責人的帶領參觀下,團隊成員了解到許多不同于以往的生產經驗和生產方式。

圖為負責人帶領調研隊參觀種植大棚。魏溪 攝
了解改革政策,放眼未來方向“十四五”時期,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帶來難得機遇。壽光蔬菜小鎮緊跟農業改革潮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此外,壽光蔬菜小鎮普及水肥一體化,無論是個體農戶還是公司,均配有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水肥一體化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從而減少肥料尤其是工業復合肥的使用,達到綠色農業的種植要求。
益農長青調研隊對壽光蔬菜小鎮所采用的農業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包括智慧恒溫控制系統、水肥一體化滴灌等生產技術;聯合體運營銷售模式;綠色有機肥的施用這些方面有了全面的學習與認識。壽光蔬菜小鎮的農業全產業鏈模式在當地取得極大成功,被其他地區所廣泛借鑒。
然而壽光模式成功的關鍵在于智慧大棚的高技術、高資金投入,先進新型良種的培育以及反季節蔬菜因高需求量的高價格。但先進的生產技術推廣到其他地區普通農戶手中難度極大,所需政府幫扶力度也加大。普通農戶由于知識的局限性與不愿改革的守舊心理使得推廣難度驟增。通過分析壽光蔬菜小鎮成功經驗以及借鑒的局限性,可將“龍頭企業+蔬菜合作社聯合會+蔬菜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的產業聯合體運營模式推廣到其他地區,政府不僅從資金幫扶,還可以吸引龍頭產業園區入駐農戶,統一規劃發展綠色農業全產業鏈。
此次實地進入壽光蔬菜小鎮進行調研,探尋新時代下的綠色生產模式和先進種植技術,聆聽專業人士的講解,讓調研隊員了解到許多不同于傳統生產的方式和經驗。農村與企業應遵循綠色生產原則,順應國家改革發展政策,在生產中投入更多高新技術,讓有機肥代替化肥,實現資源多次利用,保護土地資源,推進綠色農業穩步前行。
近年來,各地農業都在探尋適合本地的綠色農業生產模式,壽光蔬菜小鎮作為中國“農業硅谷”更應該積極探索綠色農業發展模式,圍繞蔬菜產業全產業鏈生產技術、管理模式、設施裝備、產品加工、品牌銷售等進行全方位突破,重點攻關一批蔬菜育種、綠色防控“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科研成果轉移轉化與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