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已經閉幕,長達三萬多字的報告令人驚嘆,全國迅速掀起了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學習好、宣傳好二十大精神是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
為響應國家號召,進一步厚植青年學生的愛黨、愛國的堅定信念,于2022年12月29日,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陽和啟蟄實踐隊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讀線上宣講活動。
參與此次宣講的大都是初中生,正是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年紀,最容易在心里埋下夢想的種子,因此我們選擇了人民民主、文化自信、時代強軍、綠色發展四個貼近生活的方面進行宣講,而我有幸加入到文化自信這一主題的宣講。
文化,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精神高度,可以是上學受教育,也可以是走出國門,展現國家軟實力。從儒家文化、詩詞歌賦到戲曲菜系,文化就像用手去抓空氣,你抓不到,但它又無處不在,我能講的也只是皮毛,引導同學們對二十大的主動學習就已經達到了我們宣講的目的。同學們反應出乎意料的熱烈,不僅紛紛提出自己對文化的認識,而且表達了自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他們的發言與熱情瞬間點燃了我,我無法將文化講的透徹,但通過與他們的接觸、對話,能夠產生新的碰撞、引發新的思考,我想,這也許是一種更有效、更有意義的方式。

通過認識文化,進一步引發他們思考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就在大家陷入思考的時候,略帶稚嫩羞澀的聲音從話筒里傳出“我覺得能有這么多優秀的文化,我很開心也很自豪,想好好愛護它們、發揚它們”,最動人的回答往往是最簡單的話語,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念頭,這不就是最直接的文化自信嗎?文化自信,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短短的一次交流,我感到年輕的力量正在成長,他們有思想、有勇氣、有堅持、有熱愛,不禁讓我考慮當代大學生的現狀,我們除了宣傳二十大精神,談著所謂的文化自信,我們又在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思考之后,我們當代青年更應該助力傳統文化在人們心中的喚醒,一份靈感漣漪在我的心中泛起,河南將科技與傳統結合,歷經千年的人物在那一刻仿佛“活”了過來,唐宮夜宴成功“火”出圈。那其他文化與科技的碰撞又將煥發出怎樣的精彩呢?這個在科技發展的未來,在文化藝術創造擁有良好前景的未來,戲曲如果可以考慮采用3D全息投影技術?對戲曲場景進行增強現實的想法,呈現出戲曲的背景以及創作故事,將內涵豐富化和多樣化,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戲曲,愛上戲曲,讓更多優秀傳統文化重新闖入人們視野。
在堅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加強對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顯得更加的必要。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主動擁抱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敢為時代先。時代的變遷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新要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繼承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兼收并蓄和吸納世界優秀文化成果,代表了當代中國的發展前進方向,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與廣泛的精神動員力。當代青年應緊貼現實之需與時代之要,在新的歷史發展征程中,擔負起青春應有的使命與責任,通過實踐傳播文化,讓文化“活”起來,讓青年“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