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文化薪火,繹儒道孝易
為充分挖掘孔子文化和傳統美德精髓,緊密結合新時代孔子文化發展情況,發揮文化育人,內涵式發展的功能,探索具有五常特色德育工作理念模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紀念先哲、承揚文明,2022年寒假我隨曲阜師范大學“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實踐隊曲水引流觴,集萬章大成,譯儒道孝易,繪鴻儒前世,定題翻譯論語故事,以打造孔子文化雙語宣傳視頻。
實踐隊此行重點是利用英語專業優勢,傳承和弘揚孔子文化。源此,實踐隊員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定題為“三人行必有我師”,打造論語文化傳承發揚新范式。中華傳統文化凝聚著民族的人格力量,厚載著民族文明的碩果,具有巨大的思想生命力,成為歷史進步與社會文明的強大推動力。因此,學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明是極其重要的事情了。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頑強生命力和無與倫比的延續性,創造了輝煌的人類文明。多難興邦,勵精圖治,是有志為國效力的志士仁人的偉大抱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神圣的天職。
以孔子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一部充滿智慧的寶典。古人“半部 《論語》 可以治天下”今人“半篇《論語》可以護一生”。它對今天的人們仍有重要的啟迪作用。五千年的悠悠中華文明史,孔子曾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他創建了影響深遠的儒家思想,成為儒家學派的奠基人。孔子的思想是真正傲視百代的大智慧。孔子思想,涵蓋天地,通亙古今,博大精深,歷久彌新。并且他的許多思想內容已經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為中華民族道德意識精神生活和民俗習慣的準則。《論語》 作為中華文化的經典杰作,它的生命力就在于每一個時代都可以給予人們新的觸發,新的啟示,從而延續著經典的生命。《論語》雖老,然而老而不朽,且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對世界各民族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00年幾十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于巴黎研究世界的發展,會議所取得的共識之一是,“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尋找智慧”。由此可見,孔子思想智慧超越了時空,中華傳統文化是何等的博大精深!
定題后,實踐隊員集思廣益,增補劇本細節,進行科學合理分工,正式開始對文段的英文翻譯。實踐隊長在翻譯工作開始前也召開了騰訊會議,強調“語意通順且符合邏輯”的譯文要求。實踐隊員高效工作,精益求精,力臻完美。這些都是從孔子先生身上學習到的品質。他一生都在如饑似渴地追求知識。青年時期,孔子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之中。他學習不僅專注用心,而且善于思考。他非常珍惜時間,看到一去不返的河水,就聯想到飛逝的時間,發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呼聲。孔子先生的品格一直在歷史中熠熠生輝,影響萬代后人。
中華傳統無以倫比的偉大智慧凝聚著民族的人格力量,厚載著民族文明的碩果,具有巨大的思想生命力,并成為歷史進步與社會文明的強大推動力。為讓中華民族能在21世紀揚眉吐氣,實現民族大復興,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振興中華而奮斗,是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時間:2022-12-28 作者:劉亞琳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實踐隊 關注:
- 打造綠色有機生產,助力鄉村經濟振興
-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農產品質量問題近年來尤為受到關注。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營養、健康、安全
- 12-27
- 聚焦綠色基地改革 釋放農業發展紅利
-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中國現代化農業已進入新征程,我國高度重視綠色農業發展,農業綠色發展正在成為我國農
-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