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淄博12月27日電(通訊員 胡欣怡)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中國現代化農業已進入新征程,我國高度重視綠色農業發展,農業綠色發展正在成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在此背景下,12月27—30日,曲阜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益農長青調研隊前往臺兒莊運豐良蔬設施蔬菜產業綜合體項目、壽光蔬菜小鎮實地調研,與中荷智慧農業產業園展開線上交流,并根據實踐內容總結當今綠色農業發展的經驗,以此來探尋綠色農業發展之道。
了解產業項目 深入產地訪談12月27日上午,團隊成員們前往馬蘭屯鎮,當地負責人帶領隊員參觀臺兒莊運豐良蔬設施蔬菜產業綜合體項目。參觀過程中,隊員們發現產業園規模龐大,采用冬暖式大棚,棚內配備一套完整的高新技術輔佐農產品生長,另外種植人員采用滴灌、覆膜等傳統種植手法。在這樣的生長環境下,農產品呈現一片綠色、生機盎然。
下午,團隊與項目相關負責人展開交流。在交流中隊員們了解到該項目在臺兒莊區“十四五”期間設施蔬菜提檔升級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是按揭農業、智慧農業發展模式在臺兒莊結出的碩果,其完美地將第一、二、三產業融合,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一體的產業鏈條,帶動發展5萬畝高效設施蔬菜種植,已輻射帶動周邊20多個鄉村,1000余戶種植戶,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直接增加農民收入90余萬元。經此次調研,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現代化農業的建設需要政策與技術雙管齊下。

圖為調研隊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大棚內農產品種植情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魏溪 攝
探訪蔬菜小鎮 學習專業知識益農長青調研隊繼續深入探究綠色低碳轉型背景下農戶生產行為轉變情況,動身前往“中國菜都”壽光進行實地調研。壽光市土地鹽堿度較高,壽光市政府鼓勵農戶施用有機肥,有效地緩解土地鹽度的問題。12月28日上午,調研隊實地參觀了壽光蔬菜小鎮的冬暖式大棚及智慧化管理技術。其中重點考察的三元朱村是全國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祥地,當地村民介紹道:“三元朱村站在農業科技的最前沿,引進了許多先進技術成果。”三元朱村均配有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裝置簡易、便于操作。該村還引進了智能大棚,其應用的大棚數據監測系統,可以實時檢測農作物成長環境,智能控制溫濕度,全面掌控大棚運作過程,以便更好地提高壽光蔬菜產量。
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到有機肥在綠色農業中的應用,團隊聯系到壽光市的農業專家。專家指出:壽光市土地鹽堿度較高,壽光市政府主要從大量施用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和推行水肥一體化,提高化肥利用率兩個方面進行化肥施用改革。另外有機肥的施用不但可以提高農作物質量,而且更有利于保護環境,符合發展綠色農業的要求。經此次調研,調研隊深刻認識到綠色高效的生產模式對建設現代化農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開展線上交流 推廣高新技術為了了解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12月30日上午,團隊與中荷智慧農業產業園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視頻會議,展開線上調研。通過訪談了解到青島中荷智慧農業產業園包括蔬菜花卉生產工廠、蔬菜加工配送中心、食品深加工基地、總部經濟四大板塊,建設了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蔬菜花卉新技術新品種展示中心、拍賣中心、農業觀光旅游體驗中心等,面向國際高端市場進行生產。
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荷智慧農業產業園代表著當前國內精準農業、高效農業和智慧農業的最高水平。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成為青島乃至全國智慧農業、都市農業、科技農業的樣板園區,對引領和帶動西海岸農業農村實現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此次線上調研,調研隊深刻認識到農業高新技術是提高農業產業化整體水平的關鍵。
分析發展弊端 規劃美好未來此次深入實地調研和線上訪談在了解綠色農業發展現狀的同時,隊員們本著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認識到了有機肥推廣速度慢、農業高新技術發展速度緩慢、難以在農戶中大量推行等問題對綠色農業發展的阻礙。在今后的綠色農業發展中,各地應繼續貫徹落實政府的相關政策,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農業精華,協調發展與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與經濟方面兩個良性循環,促進農業綠色轉型,最終實現經濟、生態與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