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身體會家鄉古藺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政策下的變化;了解家長扶貧產業的相關發展情況,理學院“柚香故里,草木逢春”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團隊來到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以親身力行的方式,了解家鄉變化。
圖一 三下鄉團隊合影
6月20日到6月23日,我們來到了古藺的“面村”,即建國村,古藺掛面作為我們這的地方特產,隨著扶貧工作和鄉村振興的穩步進行,古藺掛面銷往全國各地,成了當地人脫貧增收的產業之一。“面村”順依著公路,道兩旁家家戶戶經營者自己的面鋪,家家掛著特色的牌匾,又進這里就可以感受到勃勃生機,和當地的特色生活氣息。我們走進面村,又來到“金麥芒”面廠進行調查,采訪,了解到了古藺掛面的制作過程和發展歷程。我注意到面廠地處古藺河畔斜坡,由人為開墾出平地用以建設廠房,我覺得這不僅體現出了古藺人的勤勞純樸,不怕困難,又展現出了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好的生活態度,是樂觀充滿希望的人民。面廠以古藺河優質水源,特色工藝制面,將古藺山水的精華,凝聚在面里,古藺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合理資源開發讓我傾佩。面廠的開設增加了很多的就業機會,所以面長工人多熱情好工,讓我感受到了極強的生命力和他們散發出的幸福感,我切實認識到了民生福祉建設對群眾基礎建設的巨大作用。只有人人致力于追求美好生活,才能走向幸福!
6月24日到26日,我們驅車前往香楠村的趕黃草生產基地進行參觀。去參觀的過程中正巧碰上在躬身于田間的農民伯伯正在除草,我們大家都挽起褲腿,脫下鞋子去幫忙,一籠一籠的趕黃草間,我們在太陽下分散著,也學著伯伯的樣子躬身親為,些許辛苦到真的快樂!農民伯伯很高興,一邊笑著,一邊高興的喊到“知青下鄉了!”,路上的行人打趣說“xxx不得了,大學生幫你干活!”。這是一個有趣的對話,雖是玩笑話,但是真的感覺由衷的高興,這是對我們做實事的肯定,也是實現了我的自我價值。真切的感受到了“我們努力是為了幫助家長擺脫貧困。而不是我們擺脫貧困的家鄉”其中還有的飽滿的正能量!雖然我們滿身泥土,大汗淋漓但是真切做為人民做實事,為家鄉盡微博之力著實讓我滿足,讓我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圖二 隊員們在趕黃草種植田地幫忙除草
現在遍山都是趕黃草,連田埂都是合理規整用混凝土包絡的,一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令人開心欣慰。可是村委書記和種植技術人員跟我們講到,起初大家都不肯配合工作,將水稻改種經濟效益更高的趕黃草,甚至有人到村委會打砸,趕走規勸他們的技術人員,實在沒有辦法,村委會自掏腰包,補助種植趕黃草的農民,等到趕黃草豐收,大家才看到趕黃草的經濟效益,開始配合,草草兩言說不盡他們的艱辛,只看到村委書記已經頭發花白,堅持帶領著人們種植趕黃草,建設扶貧生產車間,一步步提高人們的收入。我之前一直以為這種情況只是出現在脫貧攻堅極其困難的地方,當得知這種情況是脫貧攻堅工作的常態時,我對扶貧攻堅工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佩服他們的毅力和決心,感激他們的傾心盡力!香楠村從貧窮到基本滿足人民生活需求的變化讓我感受到國家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策略,對鄉村振興非常重視,加大力度幫助農民脫貧,不斷健全鄉村產業體系,推進產業鏈、價值鏈建設,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致力于讓每一位農民過上幸福的生活,露出燦爛的笑容,這讓我深刻意識到,這種提高民生福祉的工作的擔子始終會落在我們青年的肩膀上,我不禁思考我是否能承擔的起,是否能有能力做好!
三下鄉實踐活動實在過得太快!實踐活動的成功離不開所有付出的隊員們。我們知道了,不凡出于平凡,要躬身致力于實現自己的自我價值,將自己投身到社會工作中去!活動過程中我體會到了推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不易,體會到了傾心盡力對工作的巨大推進作用!我們應當腳踏實地,砥礪向前!
圖:鄭恩祥
文:鄭恩祥
通訊員:鄭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