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12日,廣東海洋大學紅色榮光隊進行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在這次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中,紅色榮光隊以黨史教育宣傳團為主題,前往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農講所紀念館、廣州近現代史博物館和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進行實踐活動,
在紅色景區邀請游客與隊員們進行互動,將黨史學習與宣傳融入到有趣的游戲當中,增強游客參觀博物館的體驗感和提高游客們對黨史的認識程度。
在此次對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的參觀中,紅色榮光隊了解到:中共三大會議對國共合作和國民革命等問題有了進一步認識,會議明確提出應以國民革命作為中國共產黨當時的中心工作,把它同“打倒列強、除軍閥”的革命任務聯系在一起。此次會議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有著重大影響。
先輩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后輩通過參觀紀念館的方式感恩先輩的犧牲,同時也號召后輩要時刻銘記歷史,這也是團隊參觀的初心。 第二天,紅色榮光隊再次來到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此次團隊前往的目的是與游客進行互動并隨機進行黨史調查問卷。
團隊利用前一天在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學習整理的黨史知識和資料,在紀念館里隨機邀請游客進行互動,游客向隊員們敘述通過參觀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后學習到的黨史,當游客敘述不完整時,隊員們會進行補充講解。 在與游客互動期間,團隊遇見了集中參觀的中小學生團體,隊員們利用這次機會,邀請中小學生參與到團隊的互動中。
隊員們通過向他們詢問一些革命故事,了解到大多數中小學生對孫中山和毛澤東兩位革命先輩熟知程度較高,能具體講出很多關于他們的豐功偉績,但對陳獨秀、李大釗、馬林等同志了解甚少。此外,中小學生還講述了此次參觀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的學習成果,隊員們也向中小學生講述了其他黨史,來達到團隊宣傳黨史的目的。互動結束后,游客們表示,從前參觀紅色景區僅是走馬觀花,難以了解到詳細的黨史,
通過本次與團隊的互動,他們對黨史的認識程度大大地提高了。在收到這樣的反饋時,團隊也是喜出望外,這和團隊進行互動環節的初衷毫無二致。
通過學習農講所人--陳延年的革命精神,隊員們深感震撼,同時也激起了隊員們的愛國之情。在農講所紀念館進行實踐時,團隊遇到了正在參觀的中共黨員,
黨員們說,此行參觀農講所紀念館讓他們深刻體會到農民運動對中國革命的意義,激勵著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會更加認真落實黨員的義務。
當看到老百姓吸食鴉片的照片時,隊員們不自覺地皺起了眉毛。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看到照片里哭泣無助的嬰兒,隊員們想起了那場黑暗的南京大屠殺。懷著沉重的心情,團隊來到了第二層,這一層的展品有古老的織布機、戲劇臉譜、關于廣州教育事業發展的照片、曾經水上居民的生存用品——沙艇和織網。在博物館內,隊員們感受到了人民生活的艱辛,為中國近代史所遭受的屈辱感到痛心。
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紅色榮光隊收獲頗多。在這短暫的黨史學習實踐過程中,隊員們重溫了中國共產黨為抵御外敵侵略的崢嶸歲月,更加堅定了繼承和弘揚黨的革命精神的決心;回顧了革命先烈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下點亮農民運動的星星之火,認識到農民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發揮的重要作用。隊員們深深感受到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下,革命先烈濃厚的愛國情懷。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要敬佩革命先烈,銘記歷史,學習革命先烈不怕困難的精神,在不斷奮斗中實現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