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上旬,出發進山之前,我們與保護區與景區的工作人員提前溝通對接,交流注意事項并提交介紹信,達成合作協議;團隊方面安排了技術培訓,針對沒有戶外活動經驗的同學列出一些物品清單與注意事項,并邀請老師來進行簡單的動員活動。
按照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雅安校區—滎經縣的路線,我們出發前往龍蒼溝國家公園附近。到達目的地后,在附近居住點安置行李,整頓裝備,白天進山調研,途中進行物種采集,辨認,拍攝,收集素材等等;夜間組織燈誘項目,便于采集各種昆蟲;午夜回房間進行簡單的物種分類,保存處理,后期完成了物種分類統計表單。
調研地區物種多樣性豐富,氣候宜人。昆蟲類如鞘翅目的腮金龜、麗金龜,鱗翅目的各種鳳蝶、斑蝶,蠶蛾,直翅目的各種螽斯、蟋蟀、蚱蜢,半翅目的蟬、蝎蝽,以及䗛目的代表物種竹節蟲等;爬行類如蛇亞目的王錦蛇、赤練蛇、瓦屋山腹鏈蛇、中國鈍頭蛇、九龍頸槽蛇等;兩棲類如無尾目的各種蛙類、蟾蜍等;鳥類如大杜鵑、暗色鴉雀、小嘴烏鴉、金胸雀鹛......植物方面的蕨類、苔蘚、中大型常綠闊葉林與針闊葉混交林種植面積和密度態勢良好,配以各種禾本科、蕓香科等小型植物,頗有一番“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韻味。
當地部門將旅游業與生態保護相結合,達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目的。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中國將持續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上再創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