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簡介
每個不同的地方都有許許多多感人至深鼓舞人心的紅色故事,此次我們的調查主要針對的就是各自家鄉的紅色基因。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家鄉紅色文化調查,傳承家鄉紅色基因”團隊的5名成員來自祖國各地,我們將進行實地走訪調查,了解革命先輩為我們現在的和平作出的偉大貢獻。此次的調查對于我們的意義也是非凡的,我們將在實際的走訪調查過程中,感受革命先輩的自我奉獻精神,學習革命先輩所具有的優秀品質。我們本次的目標是切身實地的了解各自家鄉的紅色故事,傳承家鄉的紅色基因,從而提升自己,成為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實踐過程
2022年8月1日至5日,團隊的5名成員分別在江蘇南京、江蘇鹽城、四川成都、安徽安慶、廣東惠州開展了此次社會實踐調研。團隊的成員們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調查了當地的紅色景點,了解到了家鄉的紅色故事。團隊用文字和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了調研成果,希望能通過這次實踐,傳承自己家鄉的紅色基因,讓更多人了解到家鄉的紅色故事。
成員成果
01 安徽安慶 張玉書同學在此次社會實踐中前往了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烈士陵園。潛山是安徽馬克思主義傳播和黨的活動較早的地區,是安徽省重要的紅色區域中心,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谷諔馉帟r期,潛山市是武漢保衛戰外圍重要戰場,是新四軍游擊隊活動的重要區域,解放戰爭時期,潛山是中共皖西工委、皖西大隊駐地,是皖西革命斗爭的領導中樞。
實踐感想:幾十年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已深入人心,這種奉獻精神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革命斗志,我在烈士墓前鞠了躬,那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鞠躬,那是充滿敬意的充滿情感的一個彎腰。我們獻了花,那是凝聚著我們無限情感的一束鮮花,或許先烈們也在看著我們,這樣一代新中國的中華兒女,如何來完成他們未完的使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生命更崇高的意義在于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02 江蘇南京 鄧仲飛同學在此次的社會實踐中前往了南京總統府。南京總統府是中國近代建筑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
南京民國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南京總統府自近代以來,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國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里發生,或與這里密切相關,許多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動過。
實踐感想: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多年的歷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接續奮斗、不懈探索、不斷以自我革命推進社會革命的歷史。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代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總統府,翻開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新篇章。這些珍貴的歷史圖片資料,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砥礪前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03江蘇鹽城 田浴陽同學在此次社會實踐中前往了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是全面、 系統地反映新四軍抗戰征程的綜合性紀念館,全館由主館區、重建軍部紀念塔和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三個部分組成,占地120余畝,建筑面積13000多平方米,展覽面積9000多平方米,館藏新四軍抗戰文物、史料、藏品、書畫作品等10000余件(幅)。
實踐感想: 8月5日我參觀了鹽城新四軍紀念館,對于新四軍的發展歷程、艱苦抗戰的故事進行了詳細的了解。作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來說,革命先輩們所遇見的困難是我無法完全體會的,但是盡管如此,回想起那個戰火四起、硝煙彌漫的年代,我的內心仍然產生深深的觸動。曾經我們的武器裝備落后,在抗爭中的條件極為艱苦,而現代的國家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作為一個工科學生,我應該立志于在國家的科研方面作出自己的貢獻。
04 廣東惠州 粘有成同學在此次社會實踐中前往了葉挺將軍紀念園。葉挺紀念館是中國唯一座完整展示葉挺將軍生平事跡的紀念館,由葉挺故居、騰云學堂、練武房、育英樓等歷史建筑和葉挺紀念館新館、葉挺銅像廣場、牌坊式門樓、池塘、果園等組成,整合了葉挺故居、葉挺紀念館等歷史建筑,融合了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僑鄉文化和綠色生態文化,序廳中央矗立著葉挺將軍半身漢白玉雕像,其余七個展廳陳列展出珍貴文物、照片、圖表等,再現了一代名將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實踐感想: 在葉挺紀念館中,每一件藏品都記錄了歷史,在訴說著故事,仿佛把我帶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刻畫出了葉挺將軍驍勇善戰,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的偉大形象。我們不能忘記,我們之所以能夠生活在一個如此安全的祖國,是因為有人付出了太多太多。不忘記他們的付出,學習并繼承他們的精神,鍛煉自己,為祖國的建設獻出一份力,為祖國添磚加瓦,這便是這個年代的我們,能夠給英雄們的最好的答復。
05 四川成都 陳聰穎同學通過線上的形式,調研了成都雙流烈士陵園。烈士陵園坐落在靜謐的天府新區煎茶鎮沿溪村4組,占地28畝,坐北朝南,依山而筑。陵門、臺階、平臺、祭祀廣場、紀念碑均縱向排列在中軸線上。陵園內長眠著71位革命烈士。他們中:有解放雙流、平息土匪叛亂而英勇獻身的解放軍指戰員、游擊隊員和征糧工作隊員;以及地方干部、民主黨派人士,還有參加工農紅軍長征,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抗美援朝以及和平建設時期犧牲的雙流籍革命烈士。
實踐感想:2022年7月24日,經過我在網上的學習,深刻的了解了雙流烈士陵園的烈士們的偉大。革命戰士們有的為了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仆后繼,英勇作戰;也有的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烈士們,是你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你們這樣無私奉獻,這樣英勇作戰,這樣報答祖國,這樣義無反顧,怎能不令人崇高和敬佩呢?
實踐總結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成員們傳承并且將自己家鄉的紅色基因發揚光大。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先進事跡鼓舞著我們,給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我們唯有牢記歷史,不忘前輩們前赴后繼的奉獻精神,才能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明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