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潤心靈 研學實踐促成長
為了利用好紅色資源,2022年8月1日建軍節當天“蒲公英”志愿團部分隊員帶著一眾中小學生來到了位于南陽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彭雪楓紀念館,學習紅色文化。
在紀念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滿懷著欣喜與期待,聆聽了彭雪楓將軍的革命事跡,展柜內的實物、文獻資料以及模擬的場景,讓孩子們進一步的了解到,彭雪楓將軍在中國人民解放史、中華民族反侵略史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譜寫的光輝篇章。聽完講解員的講述,一位同學激動地說:“在這生動的課堂上,我感受了革命先烈們不畏艱苦、奮勇抗戰的犧牲精神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偉大氣魄,接受了一次思想與心靈的莊嚴洗禮,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彭雪楓紀念館于1988年11月底建成開放,該館位于彭雪楓將軍故里鎮平縣,周圍綠樹環繞,環境幽靜。紀念館紀念館占地37畝,象征著彭雪楓將軍37年戎馬生涯。紀念館前為雪楓廣場,后為主體建筑。共由廣場、碑亭、碑廊、綠化區、瞻仰大廳、展室、文物庫房、辦公區等8部分組成紀念館主體建筑為花園式別墅,造型別致。主體建筑內設五個展室一個報告廳。一樓三個展室,展線長268米,共展出圖片650余幅,實物50余件,用14個部分展示將軍生平。瞻仰大廳莊嚴肅穆,氣勢恢宏。廳內的漢白玉彭雪楓雕像高3.4米。背景墻砂巖浮雕鐫刻著高山、黃河、青松,寓意彭雪楓將軍崇高的革命氣概。兩側是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陳毅為彭雪楓共致的悼詞:二十年艱難事業,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千萬里破碎河山,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這次活動中“蒲公英”志愿團帶領中小學生走進了彭雪楓紀念館,從一張張黑白的照片上我們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堅定的眼神。仿佛讓我們聽到了同胞堅強的吶喊“還我山河、還我家園”,看到了烈士奮勇抗戰的場面“硝煙彌漫,解放軍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擋之勢,讓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祖國大地上高高飄揚。”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靜立在烈士們的遺像前,讀著熟悉的詩,使我們深深地感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成千上萬的中華優秀兒女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年輕的生命,用鮮血書寫了歷史上最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奏響了一曲悲壯的革命先驅者之歌。讓我們更加懷念無數先烈前仆后繼、功勛卓絕,無數連姓名都沒留下的英烈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樂章,留給后代子孫的是一卷卷感人肺腑的史詩,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讓我們執此緬懷我們永遠的革命先烈,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會白流的,它將會在歷史的長河里,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同時我們作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也會繼承,發揚這種偉大的革命精神,努力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更要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團結奮斗、開拓進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時間:2022-08-21 作者:占春浩 來源:塔里木大學 關注:
- 奮斗是不滅的戰火,振興是永遠的主題
-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廣東省鷹嘴蜜桃項目隊于2022年8月1日參加為期十天的實踐調研活動,了解當地鄉村產業對鄉村振興戰略開展的影響,響應國
- 08-23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心得
- 2022年暑期湖北師范大學勤敏小隊實踐隊開展了“尋訪鄉村最美教師”的實踐活動。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