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校⼈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通過這次下鄉活動,我受益⾮淺,我明⽩到農村缺少的是教育與信息,同時這也鍛煉、提⾼了我的綜合素質。這雖說是我第⼀次參加社會實踐,但我認為將會對我以后的學習起到重⼤作⽤,我堅信⼀個合格的⼤學⽣必須要有很好的實踐能⼒,同時也希望同齡⼈們珍惜青春,⽤⽆限的青春創造⽆限的美麗。
“通過做事和與周圍的⼈⽐較才能發現⾃⼰的不⾜,才知道怎樣去提⾼”“如果想做就⽤⼼地做好,我相信只要⽤⼼了你便有收獲!”這是我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感悟得到的。在實踐過程中雖然很⾟苦,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來這⾥就應當克服⼀切困難,這才能體現我們當代⼤學⽣在將來的競爭中更能適應社會的能⼒。這忙碌的十五天“三下鄉”的實踐活動中,覺得只是剎那間的轉瞬⽽逝⼼中真有些不舍。
參加三下鄉有⼀個重要的⽬的,就是培養在校⼤學⽣的社會實踐能⼒,所以我們這個團隊⾮常注重個⼈能⼒的提⾼。在這⼏天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東西。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在下鄉的十五天時間里,我們做了許多,走訪、座談、參觀學習、交流體悟。這短短十五天的實踐路途并非一帆風順,相反卻是坎坷前行。這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于語言不通,難以交流。通過總結我們怎么與村民交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之后的活動開展和調查的繼續進行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實踐出真知,古人誠不欺我也。只有親身參與經歷實踐,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收獲,不斷完善自身。
在三下鄉的過程中,我們懂得了“三個關系”,即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系,大學生必須以課堂為主題,通過實踐將理論深化:暑期實踐與平時實踐的關系,以暑期實踐為主要時間段,平時注重積累;社會實踐的廣度與深度的關系,力求實踐的內容、規模同步發展;同時,我也清楚的認識到:“虛心向學”是量變的基礎,“以誠待人”是質變的升華!都說大學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是學生正式進入社會的前奏曲,可企業反饋回來的信息不僅不是當代大學生的優秀事跡,反而是“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浮躁的思緒嚴重影響了他個人應有的價值。"整日呆在象牙塔中的我,第一次的嘗到了生活的現實和不易;蛟S,這種真切的體會,才是我最寶貴的收獲。
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在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得到了提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才干,冶煉了情操,加大了我們與社會的接觸面、進一步激發了我們的學習、就業、創業的激情。使我們認識了自我,對生活、對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社會和大學一樣也是一個學習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暑期實踐已告一段落,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我會汲取暑期實踐的經驗,鍛煉提高融入社會的能力。盡管前面有鮮花,也有荊棘,但我必將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將自己的能力展現出來,為社會貢獻出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