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厲奮發擔使命,賡續前行向未來
1978年的一個冬夜,18位莊稼漢在一間破舊茅草屋內立誓為盟,在一份秘密協議上按下血手印。“大包干”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國際局勢風云變幻,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波瀾壯闊。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以開拓創新、勇于擔當、開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和敢為人先的勇氣,不斷打破發展的桎梏,讓古老又年輕的中國再一次站在世界的最前列,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
為更真切地感受改革開放帶來的巨變,我與“征澄”團隊一起,前往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改革開放典型地點進行調研。從安徽鳳陽小崗村、近代第一城南通、百強縣之首昆山,到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千年古鎮烏鎮、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再到走在開放前列的溫州、第一座農民城龍港,各地經濟、政治、文化獲得巨大發展的背后,是共產黨人和人民的艱苦奮斗以及改革開放的推動。
作為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的南通緊握機遇,以鏗鏘的步履為基,以改革開放為帆,成長為一座擁有數十個國家級、省級開放平臺,GDP破萬億的魅力之城。吳仁寶老書記把百姓放在心里,把村集體放在心里,帶領華西村改革、轉型,從貧窮落后的小山村發展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任勞任怨、開拓進取的“吳仁寶”精神和“華西精神”激勵一代代的華西人守護父輩和先輩打拼下的“天下第一村”。從古樸小鎮到互聯網“弄潮兒”,烏鎮將傳統與時代碰撞,借助旅游業和互聯網打造改革開放的“烏鎮樣本”。昆山人薪火相傳、砥礪奮進,將每一個階段的“昆山之路”精神發揚光大,努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標桿城市。“溫州模式”舉世矚目,溫州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如今的中國,正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和更加創新的心態走向世界,擁抱明天。
驚嘆于改革開放帶來巨變的同時,我亦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的奮進力量。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不再是紙面上輕飄飄的文字,而是一股鮮活的力量,激勵我不斷向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中國正面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節點,我們也有我們這一代人要走的“長征路”。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要有理想、敢擔當、不保守、肯付出,堅定理想,保持昂揚的斗志,樹立一種“責任即吾命,拒絕推卸”的意識,踔厲奮發,擔當起時代使命,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與探索、進步與奉獻,以青春力量回報國家。
時間:2022-08-19 作者:張思睿 來源:南京審計大學 關注:
- 奮斗是不滅的戰火,振興是永遠的主題
-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廣東省鷹嘴蜜桃項目隊于2022年8月1日參加為期十天的實踐調研活動,了解當地鄉村產業對鄉村振興戰略開展的影響,響應國
- 08-23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心得
- 2022年暑期湖北師范大學勤敏小隊實踐隊開展了“尋訪鄉村最美教師”的實踐活動。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