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潛伏,向陽而生
從南通到昆山,再到烏鎮,輾轉義務、溫州,這些地方顛覆了我們對他們的固有印象,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改革開放的印記與腳步。這些地方有的風景秀麗但同時有著便利的交通;有些地方的人文簡單樸素,但是同時經濟發達;有些地方的科技園旁就是綠水青山;有些地方仍流傳著古老的習俗卻能夠包容世界各地的旅客……
看到這些變化的我們是驚喜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改革開放在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沒有放棄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我們看到了工業化、現代化建筑建成的基礎,是有規劃地保護原有的生態環境與綠水青山;我們看到了這些地方的人民沒有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者紛繁的科技技術而迷失了自我。
飲水思源,看到這些變化,我們不禁會想到擁有著這樣目標理想的先輩們,是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不顧一切地將自己的一生奉獻在改革開放的事業中。他們如一顆種子,在黑暗的土地中野蠻生長,為的就是沖破最后一層牢籠,終其一生都在追逐著陽光前進。
是他們,幫助我們實現夢想,從大革命時期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再到抗日戰爭時期與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新舊思潮碰撞激烈的年代,有一批人又一批的中國人,有的人有著超越時代認知的思維,懷揣一顆赤誠的心,奮不顧身地為社會文化、思想的變革貢獻自己的力量;有的人終其一生在前線揮灑熱血,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鮮紅的一筆;有的人,以筆尖為槍桿,在文學世界里發起一場又一場革命戰爭。
革命時期,有元帥陳毅的“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亦有文人魯迅的“人固然應該生存,但為的是進化;也不妨受苦,但為的是解除將來的一切痛苦;更應該戰斗,但為的是改革”。
在我們認知中的他們,并不在乎是否能看到明天的太陽,他們只是想多勝一場仗,多寫兩行字,多傳播兩句話,黎明前是最黑暗的,他們則是在黑暗中潛伏,摸索前進,唯一相信的,只有他們的理想。理想源于幻想,終于實干,敢想敢做,才不會是鏡花水月,恰如尼采所言“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先輩們在黑暗中潛伏,卻向陽而生,他們來自于黑暗,給世界、給中華兒女留下的卻是一片光明。
我們應該堅持他們的理想信念,將改革開放之路繼續走下去,我們更應在光明中穩步前進,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時間:2022-08-19 作者:陸嘉欣 來源:南京審計大學 關注:
- 奮斗是不滅的戰火,振興是永遠的主題
-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廣東省鷹嘴蜜桃項目隊于2022年8月1日參加為期十天的實踐調研活動,了解當地鄉村產業對鄉村振興戰略開展的影響,響應國
- 08-23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心得
- 2022年暑期湖北師范大學勤敏小隊實踐隊開展了“尋訪鄉村最美教師”的實踐活動。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