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更直觀、深入地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對于鄉村的改善,“澄云發軔”實踐團隊的成員采訪到了來自安徽省來安縣三山鎮廣大村的張豐騮老先生。
張先生今年74歲,土生土長于廣大村,他親眼見證了廣大村與來安縣這些年的變化。一見到張先生,實踐團隊就被他充滿精氣神的精神面貌所感染。老先生看上去身體十分健康,他的皮膚曬得有些黝黑,他笑起來會發出洪亮爽朗的笑聲,讓周圍的人也忍不住跟著笑起來。他十分慈祥親切,很爽快地回答了一系列問題。

【在鄉村這些年】
張先生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他在鄉村的生活經歷。張先生告訴實踐團隊,他從小是念書,念到16歲,后來在生產隊工作。再后來實行大包干,田分到各家各戶,他家里也分了十幾畝地,他們一家人就開始自己種田,吃喝都沒有問題。改革開放以后,他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房子已經從草房換到瓦房了。張先生對這樣的生活非常滿意,用他的話說,“都是蠻好的”。
【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感受】
問及鄉村振興戰略,張先生頻頻點頭。他認為,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了農村的新氣象。從各個方面來看,他的生活質量都提高了很多。他還特別提及,黨的政策好,給他和他夫人分配了安置房,“老倆個住60平方,寬敞的不得了”。張先生非常高興地說,他可以安心養老了,不愁無人養。
關于廣大村這些年的變化,張先生也是如數家珍。“鄉村變化可大了!”他說。就拿道路來說,那個時候廣大村都是窄窄的土路。自從十八大以來,建設新農村,水泥路開始通到各個村、各個戶門口,全圩都安上了太陽能燈。“都亮了,路路通。”公交車也從縣城開到鄉村,農民上城越來越方便了。
【疫情下的鄉村】
近幾年,新冠狀病毒的傳播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張先生也認為,疫情給鄉村振興造成了很多方面的困難。疫情控制了人員的活動,造成游客減少,生意冷淡。疫情嚴重時,公交車停止行駛,農民進城也更加困難。不過張先生也表示,他很理解,這是為了人民身體的健康。他也認為,為了保持鄉村建設穩定發展,首要的一點是要做到對外輸出對內輸入的控制。人員來必須要做到核酸檢測和安康碼(安徽的健康碼)。為了防止疫情傳播,我們要抓緊,抓嚴抓實,我們要把它放在一個死角。
【鄉村的農家樂】
關于當地的農家樂,張先生十分驕傲地提交,來安有許多有特色的菜。水口的老鵝堡,半塔的豬頭肉,還有汊河的牛肉,都是名牌,價格還比較便宜。“主要為游客們服務,給他們吃的舒心。”
采訪了張豐騮先生之后,“澄云發軔”實踐團隊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真的使安徽省來安縣的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他們那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環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富足。他們自身也有很大的滿足感、幸福感。疫情,對于鄉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尤其對于旅游業方面。不過張先生認為還是應該把控制疫情、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他們對于國家控制疫情的政策是十分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