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向山河,情系鄉野 新時代青年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活力7月初,由黔川渝地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10所高校就讀的青年學子發起的“青春助黔”志愿服務隊一行60人,奔赴貴州遵義市習水縣寨壩鎮福星村,深入基層一線,在當地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鄉村振興志愿服務活動,在鄉村振興的廣大舞臺中展現青春風采,助力福星村鄉村振興事業。

圖1|青春助黔志愿服務開營儀式
清晨六點,他們集合完畢,開啟一天的新生活。晨練晨讀、生火做飯、學習勞動、課間文體、走訪調研、回顧總結、與老鄉觀影......服務隊每天的生活緊張有序、充滿陽光,他們朝氣蓬勃,作風過硬,能吃苦又能做實事,很受當地鄉親的喜愛。

圖2|志愿服務隊同學和當地鄉親一起勞動
志愿服務隊于7月8日至7月24日,從村容村貌、文化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四個方面,在當地走訪調研并積極作為。服務隊共調研走訪了450余戶鄉親,進行了為期5天的調研總結,形成了結構清晰、內容詳實的調研報告,并與福星村、條臺村的村委領導共同召開了鄉村振興座談會。同時,服務隊在當地開展修建山路、清理河道、籃球聯誼比賽等活動,并幫助當地高考生進行志愿填報、為當地鄉親們定期播放電影、組織鄉親們晨練八段錦,促進了當地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圖3|青春助黔志愿服務座談會
連日來,服務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掰玉米、種白菜、圍籬笆、點豆腐、砍竹子、挖水渠、抓螃蟹等。同學們在勞動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積極開動腦筋,鍛煉了手腦并用的能力,培養了艱苦奮斗的作風,真切體會了“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志愿活動期間,服務隊組織觀看《江山如此多嬌》《萬水千山》《梁家河》《林俊德院士》等影片,激發了隊員的愛國情懷,增強了隊員對鄉村振興事業的底氣。與此同時,服務隊還開展了精彩紛呈的文藝活動。在開營儀式、篝火晚會、閉營晚會上,朗誦《人民萬歲》《祝酒歌》、舞蹈《沂蒙頌》《民族韻律操》、合唱《我的祖國》《四渡赤水出奇兵》、小品《五官爭功》《一念天堂》等節目令人目不暇接,彰顯了服務隊的青春風采,為當地鄉村文化振興注入了活力。

圖4|服務隊在暮色中排練合唱
7月24日,服務隊歷時14小時,行軍拉練30公里,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行動磨礪意志品格。拉練途中,服務隊舉辦了山間詩詞大會和山間歌會,《清平樂·會昌》《青春萬歲》《我愛這土地》《保衛黃河》《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節目紛紛出演,幸福的歌聲傳遍山間田野。

圖5|青春助黔志愿隊在鳳凰山頂
這個暑假,青春助黔志愿服務隊自覺、自發、自主地走進基層,參與鄉村振興事業,并在社會實踐期間創造生活、積極勞動、認真調研,向生活學習、向群眾學習,鍛煉了作風素質,磨礪了意志品格,強化了責任擔當。青春助黔志愿服務隊的同學們將銘記這一段充實而美好的寨壩生活,努力學習和成長,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