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跡木版年畫藝,續寫安陽古韻華
--鄭州財經學院“豫見非遺”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滑縣木版年畫
木版年畫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要形式,起源于古代農耕社會的祭祀和祈福習俗,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為深入了解滑縣木版年畫,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傳承,“豫見非遺”暑期社會實踐團于6月30日走進滑縣人民文化館,探索滑縣木版年畫之美。
侯東成科長介紹文化館展品
侯東成科長講解木版年畫的由來
滑縣文化館侯東成科長對“豫見非遺”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接著詳細介紹了文化館展品及滑縣木版年畫的傳承發展。
講解員為實踐團成員講解制作技巧和方法
實踐團成員體驗木版年畫拓印
實踐團成員展示體驗成果
隨后,講解員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了文化館中的木版年畫作品,并指導實踐團成員體驗木版年畫的制作,感受木版年畫的精湛技藝和文化價值。
合影留念
木版年畫鐫刻著千年的民俗記憶,青春足跡丈量著文化的傳承之路。在此次文化尋訪中,滑縣木版年畫的斑斕色彩與張氏作坊的刻版故事,在實踐團成員心中凝結成文化守護的精神印記。鄭州財經學院"豫見非遺"實踐團成員表示,將繼續以雙手觸摸傳統溫度,用匠心延續文化血脈,讓木版年畫這項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綻放絢麗光彩。
文 王家樂 劉浩天 圖 路潤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