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漢江師范學院藝術學院“邊疆同心”紅色實踐小分隊抵達拉薩,正式在西藏博物館開啟為期兩周的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學子們深度挖掘西藏紅色文化資源,運用專業所長進行創新表達,以實際行動傳承民族團結精神,賡續紅色血脈。

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西藏博物館為實踐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平臺和深厚的文化土壤。實踐團隊抵達后,第一時間與館方完成對接,遞交實踐介紹函,并明確表達了此行目標:依托小學教育、舞蹈教育、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歷史學等專業背景,用藝術語言詮釋和傳播西藏的紅色歷史與民族團結故事。
西藏博物館負責人對實踐團隊的到來表示歡迎,并詳細介紹了博物館的職能。館方特別強調,本次實踐將深度融入宣教部日常工作,鼓勵隊員們通過展廳講解、觀眾服務、活動籌備等一線環節,近距離感知文物背后的歷史溫度,積累真實鮮活的創作素材,確保實踐成果既有深度又有感染力。
根據實踐規劃,未來兩周,小分隊將在博物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重點參與展廳講解、青少年美育活動設計等核心任務,將“邊疆同心”的主題落到實處。帶隊教師高蕊指出,此次實踐是學校深化實踐育人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舉措,其核心在于引導學生“沉浸式”走進紅色文化現場,在“看、聽、做”的深度體驗中理解其內涵精髓,努力成長為紅色文化的深入學習者、忠實記錄者和創新傳播者,用藝術的筆觸和當代的視角講好邊疆同心的時代故事。
漢江師范學院藝術學院此次西藏博物館之行,是推動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深度融合的積極探索,展現了青年學子服務社會、傳承文化的責任擔當。